高市早苗拜相背后:为何与维新会“闪婚”?| 快问快答

观天下 2025-10-21 17:29

当地时间10月21日,在日本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获得125票,在投票中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也是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日本自民党和维新会联合政权正式成立。

10月21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前排右二)在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现场阅读文件。

10月21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前排右二)在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现场阅读文件。

事实上,自本月早些时候当选自民党总裁后,高市早苗的拜相之路就充满变数。鉴于高市早苗的极右翼立场,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长达26年的“自公联盟”宣告破裂。“自公联盟”散伙后,一度传出高市早苗“当得上党首却做不了首相”的消息。直到维新会的加入,才让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迎来转机。

日本维新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高市早苗为什么会选择与维新会“闪婚”组建联合政权?高市的执政之路将面临哪些困难?南方+专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带来解读。

10月20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会,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右)与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在记者会上握手。

10月20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会,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右)与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在记者会上握手。

南方+:“自公联盟”破裂后,高市早苗为什么能迅速与维新会协商达成合作,联合执政?

笪志刚:日本维新会是一个以推动地方改革和地方分权为核心理念、从大阪起家的政党,先后在大阪府、大阪市等关西地区的地方议会选举中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党。此后,维新会逐步冲击国会,参加众议院和参议院选举。目前在众议院拥有35个席位,成为仅次于自民党和立宪民主党的日本第三大政党。

从政治立场上看,维新会偏保守。主张修改宪法、承认集体自卫权、提高防卫经费、推进核电站重启,在部分安全与能源政策上与自民党立场相近。

此次维新会与自民党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国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其部分政策诉求,例如推动“大阪副首都构想”、减少国会议员数量等。

以往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是保守政党和中道政党的联盟,有着中道政党制约保守政党的作用。而这次自民党与同样偏保守甚至右倾的维新会联手,可能会使日本政治格局整体进一步右倾,引发外界对日本政策方向的担忧。

10月10日,在日本东京,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会见记者。

10月10日,在日本东京,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会见记者。

南方+:当前,自民党在众议院共465个席位中拥有196席,日本维新会拥有35席;自民党在参议院全部248个席位中拥有100席,日本维新会拥有19席。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议席的情况下,将会面临哪些挑战?高市早苗的执政之路又会有哪些考验?

笪志刚:如果自民党单独执政,法案在参众两院将面临极大阻力,内阁可能步入“短命”风险。当前,虽然维新会选择“阁外合作”,但其35个议席叠加自民党的196席,再加上其他的零散票,使高市政权在国会中接近过半数。不排除在政策上,偏保守的国民民主党也可能给予一定支持。只要维新会和自民党在政策推进和权力分配上保持相对较好的平衡,短期内高市内阁仍有望维持稳定。

虽然短期看渡过了难关,但是从中长期角度,维新会也要评估自民党的表现。如果自民党违背联合承诺或政策兑现不足,维新会随时可能转向在野党阵营,撤回支持,从而给高市内阁带来巨大压力。

另外,自民党党内围绕维新会提出的一些条件,包括削减众议院议员数量、限制企业和团体政治献金等要求,可能会发生激烈争论,甚至产生党内对立。

此外,何时解散众议院、能否重新拿回过半席位,都将影响高市内阁的命运。高市早苗未来是受到各方质疑政策回旋余地越来越窄,还是成为一位真正有能力的日本首位女首相,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外交方面,高市早苗的外交政策大概率会延续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传统路线,巩固夯实日美关系仍将是日本外交的基本盘。而高市早苗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保守立场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她在靖国神社、慰安妇等问题上的态度若处理不当,可能刺激韩国社会情绪。尤其是两国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存在领土争端,如果高市态度强硬,可能引发两国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中日关系方面,从建交到现在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围绕历史认知、钓鱼岛主权等问题。未来,高市能否灵活处理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避免刺激民族主义情绪、保持中日关系稳定的基本态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这是10月21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现场。

这是10月21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现场。

南方+:近五年来,日本已经历了五任首相,此次更是日本不到一年内再度“换相”。“旋转门首相”暴露出日本政坛哪些问题?

笪志刚:当前日本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人不在”。过去,安倍晋三是日本政坛的一个“强者”,能够平衡各派势力,维持相对长期稳定的执政格局。而如今,无论是去年党内选举的九人参选,还是这次的五人角逐,都反映出自民党党内派系分化、竞争激烈。

其次,自民党党内分化组合呈现出日益保守化的趋势。从高市早苗的当选能看出,自民党内部原本的“非主流派”上升为“主流派”,而石破茂、菅义伟、岸田文雄、林芳正等人则退居“非主流派”。从参议院选举来看,日本社会整体保守、民粹、右倾的势力在变大,而自民党党内也契合了社会的声音。

第三,自民党党内对政策缺乏共识。对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社会保障、外国人政策等,党内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缺乏统一方向使得政策推进困难。保守势力、中道势力、革新势力之间的党内博弈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如何在这种分化的政治格局中实现有效治理,不仅考验高市早苗个人的能力,也是对自民党乃至整个日本政治体制的拷问。

采写:南方+记者 吴彬彬 张茵

图片:新华社

编辑 余佩 张会玲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