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来深圳再亮相,发布工业软件、示波器新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3: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石恩泽 吴佳楠 林典驰 深圳报道

10月15日,2025“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召开。

深圳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新凯来携旗下子公司亮相,并带来新产品。新凯来备受关注,当天该公司展位上人头攒动,成为整个展会的“顶流”。

“软”“硬”两面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新凯来共带来两个“惊喜”,其旗下两个子公司武汉启云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启云方”)和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里眼”)带来了“软”“硬”两个方向上的技术突破。

前者启云方作为“软”的代表,首次向业界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即原理图设计软件和PCB设计软件,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启云方电子工程EDA BU总裁袁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公司的EDA设计软件优势在于,完全有能力支持国外软件和国内众多企业的循环切换。体现在软件的多人并行协同设计能力,让开发周期缩短40%;同时在性能上,常规的高频操作技能更优于国外企业;此外提供了智能审查的能力,通过规则管理器和规则可配置的能力,确保通过软件就能在设计端提前暴露后端制造环节的问题。因此,启云方能为各个企业提供优质的可切换和转移的服务,能支持各个企业的历史存量数据兼容进来。

后者万里眼作为“硬”的代表,研发出中国首款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围绕“中国标准、中国仪器、中国应用”建立产业新生态,让半导体产业链从此多了“中国标尺”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万里眼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其带宽突破90GHz,在半导体、6G通信、光通信、智能驾驶等领域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展台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示波器目前达到了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水平。”

此外,新凯来旗下子公司深圳市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备受关注的“山系列”设备,此前在上海半导体展上引起热议。而这些设备均采用我国的名山命名,象征着该公司正在攻克一座又一座高技术山峰,重塑中国“芯”生态。

此次,记者在该公司深圳“湾芯展”展台上,再此看到了“山系列”产品的展出,包括光学检测BFI产品岳麓山、DFI产品丹霞山、PC产品蓬莱山、MBI产品莫干山;光学量测DBO和IBO产品天门山;物理与X射线量测设备XPS赤壁山-XP、赤壁山-XD等;刻蚀产品ETCH武夷山;扩散产品EPI峨眉山和RTP三清山;薄膜产品PVD普陀山及ALD阿里山、CVD长白山。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布局

结合新凯来此次展出的一系列产品,可以看出,该公司的技术并不在于单点突破,而是构建全链条自主生态,形成 "核心设备 + 高端仪器" 的矩阵攻势,将国产化的触角延伸到产业每一个关键角落。

而这也是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深圳通过引进中芯国际、重投天科等重大项目,推动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环节实现跨越式增长,显著改善了过去“设计独大、制造滞后”的失衡局面,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新凯来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新贵,其总部位于深圳龙岗,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深圳市国资委100%控股,是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重投”)的核心成员,注册资本高达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深重投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设立的重大战略引领性产业投资平台,深度参与了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这不仅奠定了新凯来高起点的平台和资源背景,也体现了深圳政府对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高强度投入。

2024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延续高增长态势,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从扶持单一设计企业到构建“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协同共进的产业森林,深圳的“造芯”之路展现了从“单点突进”到“系统破局”的战略升维,其决心不仅是补齐短板,更是为了构建起“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协同共进的产业森林。

(编辑:孙超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