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洪冠:南药飘香绘新卷 多元产业促振兴|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

作者 李阳诗 2025-04-30 09:51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

春日踏入洪冠镇墟街,处处跃动着岭南山乡的诗意。红花玉蕊夹道而立,树下点缀着翠色草本;河道里七座弧形石坝截住穿镇碧水,织就一段段天然瀑布;300多栋民房焕然一新,古韵雅风扑面而来……

转过村巷,益智花正吐蕊凝香。万亩南药基地里,肉桂、八角等30余种道地药材织就富民产业链。山间雪梨园青果初成,与林下套种的南药形成一幅幅立体农业图景。

地处信宜市中部的洪冠镇,素有“南药之乡”的美誉。2024年,该镇作为专业镇(农业类)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名单,围绕“特色产业强镇、农文旅发展特色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的发展定位,以实干担当筑牢发展根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南药IP激活乡村新动能

洪冠镇入口处,融合怀德堂窗花及八角、益智等南药元素的醒目标识,提示着人们已来到“南药之乡”。沿柏油路步入墟街,路旁齐整的红花玉蕊随风轻曳,树下铺陈着翠缕柔草,增添一份灵动之韵。放眼望去,300多栋完成改造的民房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精美的雕花镂空窗棂,配上朱漆点缀,仿若一幅古韵悠长的市井画卷。

洪冠镇入口通道。

洪冠镇入口通道。

穿镇而过的河道上,七座弧形石坝截出叠瀑清音。不远处,悠悠转动的水车,引水流经青石板阶,润泽下游百亩农田,尽显生态智慧。

美丽河道。

美丽河道。

在圩镇中心,一座由搁置楼改造的美丽圩镇客厅焕新亮相。占地超30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内,一层规划展示区陈列肉桂、益智等数十种本土南药产品。二层以上则是融合现代与乡村风貌的精美民宿区。

午餐时分,渔香缘饭店里人声鼎沸,这家挂着“长者饭堂”餐厅里,银发老人可享受7—9元的惠民套餐,游客争相品尝益智仁蒸鸡。

洪冠镇医养结合大楼。

洪冠镇医养结合大楼。

不远处,由原卫生院综合楼改造的医养结合大楼里药香萦绕,可以提供日常医疗、康复训练、中医养生等康养服务。

当地通过全新升级餐饮和医疗服务,将南药资源转化为康养密码,正有序打造独具特色的医养品牌。

近年来,洪冠镇以“南药IP”为脉络盘活闲置空间,着力构建园林绿化与街头绿景、河涌湿地相结合的立体生态网络。在蓝村村沿岸修建了5000平方米滨河公园内,木春菊和三角梅盛花怒放与观景栈道相映成趣;5处街角口袋花园装点镇街微景观;闲置空地上,小黄花、狗尾巴草等植物见缝插绿;同步建成的足球场、健身广场与生态空间有机串联,逐步形成“小而美、专而精”,又镌刻南药文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格局。

洪冠镇口袋小公园。

洪冠镇口袋小公园。

“我们紧抓邻镇钱排双合、平塘马安竹海及怀乡虎跳峡等旅游景点的发展契机,将南药IP融入典型村建设肌理,倾力打造洪冠南药膳食文化,进一步激活并带动农文旅消费市场。”洪冠镇党委书记骆锋说,当地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通过“风貌塑形、文化铸魂、产业赋能”三位一体推进乡村振兴,聚力建起“南药康养廊道”,将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让“过路客”变“过夜客”,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

多元产业打出兴农“组合拳”

地处信宜市中部的洪冠镇,素有“南药之乡”美誉,全镇种植肉桂、八角、益智等道地药材6.8万亩,形成30余个特色品种产业集群。

益智花开。

益智花开。

作为广东省首批南药专业镇,洪冠镇还孕育出澳洲坚果、氹仔鱼、吊思茅榄、雪梨等特色农业产业,当前正以“南药+多元产业”双轮驱动,探索出一条产业兴镇的新路径。

春日里,洪冠镇900亩南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内,工人们正铺设生态步道,新栽的药材嫩芽破土而出。“基地将集成试验示范、教育研学、农旅开发功能,推动南药产业提质增效。”洪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云介绍,洪冠南药正加速与现代要素融合——推动镇内饭店转型药膳餐饮店,全新打造的南药旗舰店即将亮相,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与全域旅游深度绑定,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升级。

吊思茅榄。

吊思茅榄。

党员干部也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近年来,洪冠镇组织党员干部赴多地考察交流南药文化等,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积极推动南药资源从深山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全方位“共育共荣”。

视线移至垌头村,120亩洪冠雪梨产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里,青果已压弯枝头,村民正穿梭林间疏果定梢。

该雪梨是近年洪冠镇将雪梨嫁接到沙梨,培育出适宜本地生长的新品种。凭借与北方雪梨错峰上市的优势以及清甜口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每斤售价稳定在18元以上。

洪冠雪梨个头圆润饱满。

洪冠雪梨个头圆润饱满。

正在修枝的村民何叔放下剪刀算起细账:“政府每株补贴5元,我们自掏3元就能买苗。”

在持续优化的奖补政策下,洪冠镇雪梨种植面积4年间从零突破至1800亩,配套建成的2个育苗基地年产优质种苗15万株。镇农业办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已举办4期雪梨管护培训,覆盖200余户果农,从栽植密度、水肥配比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提供“保姆式”指导。

望着日渐壮大的产业规模,骆锋给出清晰的路径:锚定“一三五十”目标,即一年起步约一千亩、三年达五千亩、五年进入丰产期、十年成为支柱产业,推动雪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切实将“洪冠梨”培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特色支柱产业。

【奋进者说】

洪冠镇党委书记骆锋:

锚定兴业强基 打造村美民富新样板

南方日报、南方+:洪冠镇的南药、澳洲坚果等一产基础十分扎实,接下来,将如何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做大做强?

骆锋:洪冠镇以“强基础、延链条、促融合”为主线,夯实南药产业发展根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规划建设1 座标准化冷库及区域性冷链物流集散中心,覆盖周边多个行政村,完善农副产品预冷、仓储、分拣等功能。强化电商基地运营管理,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物流平台合作,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水平,拓展农产品线上营销渠道。

盘活资源激发活力,壮大夏威夷坚果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微工厂”,促进村民就近就业;组建镇村联营的强村公司,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南药、澳洲坚果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借力云茂高速洪钱连接线交通优势,结合钱排双合、平塘马安竹海等旅游资源,打造南药膳食文化体验带,推动农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南方日报、南方+:当前洪冠镇镇村风貌已焕然一新,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骆锋:洪冠镇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力争旧圩环镇路项目立项,完成 2.2 公里路基工程及配套管网铺设,同步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缓解交通拥堵;洪冠河段幸福河湖项目通过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建设,带动沿岸南药种植与生态旅游提质增效;洪上至白石乐义路段“单改双”工程年内完工,提升沿线农产品运输效率。

招商引资靶向发力,年内着手培育3家以上“四上”企业,重点招引南药、雪梨深加工龙头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加快融入信宜市粤西桂东枢纽集散加工基地,推动产业链延伸。

同时,以典型村培育为抓手,高标准推进“环境美、产业兴、治理优、乡风好”示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农污治理,推行“积分制管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立足资源禀赋,重点发展雪梨产业,年内新增种植10万株,完成商标注册,举办推介会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步巩固南药、氹仔鱼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洪冠镇将以产业升级、项目攻坚、环境优化和示范创建为抓手,系统推进镇域高质量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陈清萍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