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的年轻人,连读书也“卷”出MBTI人格了?
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用四个维度将人分为16种性格类型,比如INFP“小蝴蝶”是理想主义者,专注度很高;ISTJ“蓝老头”严谨靠谱,专注逻辑;ENFP“快乐小狗”乐观开朗,喜欢分享……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而读书这件事,也被解码成五花八门的“书格”——有人一边看《三体》一边画思维导图、做笔记,逻辑在线不放松;有人为了凑“满减”买书,结果家里的书堆成“北欧风装饰品”;还有人因爱上一本书,直接把作者全套作品打包带走,顺便去作者的故乡和生活地“朝圣”……
读书这件事,早就不是为了考试,更像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流派。今天,莞有料带你解锁当代读者的花式阅读人格,看看你是哪一派“书格人格”!
图片由AI生成。
图片由AI生成。
典型的INFP书格人,读书不是为了学习,是和有趣的灵魂谈恋爱。
沉迷东野圭吾?那就从《白夜行》刷到《解忧杂货店》;有人读完《红楼梦》,不仅研究出“茄鲞”复刻菜谱,还专程打卡大观园原型地;有人沉迷川端康成,直接飞去日本伊豆“圣地巡礼”;更有人因为《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选择去英国留学,只为在国王十字车站的9¾站台拍一张“入学照”……
这类人信奉“喜欢就要ALL IN”,书架宛如“作家个人展”。不过小心,他们若是不小心读到一部“失准”的作品,会瞬间和作者从“精神伴侣”变“纸上前任”,同时轻叹:“也许我更喜欢从前的你。”
“阅读必须有章法!”ISTJ 书格人是MBTI里的“逻辑守门员”,偏爱用知识建立秩序感。
这类读者对《时间简史》《物种起源》等硬核科普情有独钟,对《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会画出思维导图,阅读时必做三件事:查论文、记笔记、怼朋友圈伪科学。
他们坚信“真理越辩越明”,甚至会在书页边缘写满批注——“此处数据来源存疑,待查证!”
谁说“电子榨菜”只能是短剧?在科技时代,手机、平板、电子阅读器三件套也能成为“阅读游牧民族”的必需品。
对典型的“工具控”ISTP来说,主打一个便捷高效、“一心多用”还省钱——开车听播客,坐飞机刷电子书,连洗澡都要外放悬疑小说。对他们而言,纸质书是“氛围感道具”,电子书才是生活刚需,“不费眼睛、不占空间,还能边听边做家务,四舍五入一天读完两本书!”
事实上,ENTP书格人不是在读书,而是在预备一场知识battle。
刷到观点相左的热门书籍,他们微微一笑:“买回来研究下怎么反驳。”
结果书读完了,表情变得凝重。——要么被作者说服,开始自省;要么发现书本逻辑漏洞百出,思索如何写下万字长文挂上知乎,“撕”个痛快。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吵架如有神”。
他们的MBTI书格属性写着:“书是生活氛围的一部分。”
遇到购物节凑满减?他们的购物车必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经典镇宅套装”,至于读不读……“下次一定。”
毕竟,在他们看来,书架不仅仅是存书的地方,还是家中氛围感的点缀,是自己彰显格调的“小心机”。
作为MBTI里的社交玩家,ENFP书格人的读书不是沉思,是一场限时发布的“生活大片”。
翻开书前,先调整台灯色温至护眼的2700K,摆好手冲咖啡,再给书角贴满色彩缤纷的标签。
至于内容记住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美好瞬间能在社交平台分享给朋友们,给大家带来一丝温暖的书香气息。
一页读三行,也要配九宫格滤镜+文艺配文,外加#今日沉浸式阅读 #书香生活即是我。
你的书格是哪一派?不如来东莞松山湖对号入座!
4月26日至5月3日,首届ULAND湾区阅读嘉年华活动将在松山湖悠兰里举办。
湖畔听雨果奖得主聊科幻
抢先领50元书卡+全场88折
追新IP“小黑鱼”“斑纹羊”
带上“书格人格”
来松山湖开启你的沉浸式阅读
其实,读书哪分什么人格?无论较真还是重氛围,翻开书的那一刻,你就已赢了刷短视频的另一个自己。
毕竟,阅读的真正魅力,就是在不同“书格”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由与成长。
相关:
策划:郭文君 陈启亮
撰文:何绮莹 张莎
摄影:何绮莹 马新杰 薛屏 陈雅靖
AI图片生成:何绮莹
AI审核:李志颖 冯文美
AI工具:即梦
部分图源小红书、知乎网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