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新江镇万斤枇杷滞销,工作队这样破解难题

作者 潘俊宇 2025-04-27 11:05

暮春四月,韶关翁源县新江镇民治村的枇杷园里,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清香扑鼻。然而,望着这片丰收景象,果农们却眉头紧锁。“今年枇杷口感特别好,但产量大,天气说变就变,要是下雨果子爆裂,这一季的心血就全毁了!”村民郭先生忧心忡忡地说道。

急!大量枇杷滞销,果农心急如焚

民治村是当地枇杷种植大村,今年因气候适宜,近30亩枇杷迎来大丰收,亩产超1000斤。但受市场波动和物流限制影响,收购商数量锐减,优质枇杷每斤13元仍难寻销路。新江镇凉桥村支书兼桥丰合作社理事长毛东花坦言:“果子刚上市就遇冷,果农们急得睡不着觉,我们桥丰合作社也在尽力帮助销售,但还是杯水车薪。再不解决,损失难以估量!”

关键时刻,毛东花拨通了新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牵头单位,韶关市委老干部局、韶关市民政局、韶关市技术科学协会、韶州人民医院、广东省大宝山矿业公司为成员单位派员组成)的电话。这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尖兵队伍”,自2024年7月入驻以来已助力桥丰专业合作社创收超百万元,面对新挑战,队员们迅速响应:“群众有需,我们必应!”

快!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

工作队连夜制定“助销战”方案,以微信矩阵精准动员、单位联动批量消化为突破口,迅速打开销售局面。线上主攻微信宣传,通过“镇村工作群推送+朋友圈刷屏转发+社群接龙”组合拳,发布“新江枇杷紧急助农倡议”,图文并茂展示枇杷品质。短短几天时间,机关干部、企业纷纷响应,微信群“爱心接龙”订单累计2000余斤,“我们律所订60箱”“我们公司食堂加购200斤”的消息接连不断,队员们也纷纷使用自己的个人车辆帮忙运输送货。

线下同步对接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食堂和工会组织,以“现摘直送+助农公益”为卖点,带着枇杷样品上门推介。同时,依托凉桥村桥丰合作社成熟的联销网络,将新江枇杷纳入其特色农产品名录,实现“合作社牵线、单位直采”的高效对接。

暖!滞销变热销,乡村振兴添动能

仅1周时间,近万斤枇杷通过“微信订单+单位团购”渠道销售一空,果农销售额近13万元,既解了果农燃眉之急,更织密了长效助农网络。

这场“助销战”不仅是该工作队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党建引领下“联农带农”机制的强大效能。该工作队队长张卫表示:“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优的帮扶措施,搭建更稳定的产销对接平台,让更多农产品‘出山入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从凉桥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到民治村的“一周销万斤”,翁源县新江镇工作队以实干书写答卷,用担当诠释初心。在这里,每一颗枇杷的故事,都是党群同心、共绘富美乡村的温暖印记。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张卫 阳思雨

编辑 杨韬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