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人才磁场”正在释放更强引力!
4月2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战略部署,助力东莞建设大湾区人才高地,塘厦镇举办“塘聚英才 汇智成厦”人才品牌启动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创新构建“品牌发布+政校企联动+名企纳才”三维格局,既彰显塘厦镇聚才诚意,更搭建起“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
此外,活动还举办了“加强政校企合作 优化人才生态”政校企合作论坛,特设名企招聘专区,镇内超百家知名企业释放1600余个优质岗位,最高年薪超百万元,诚邀四方英才与塘厦共创未来。
塘厦镇党委副书记李耀文,东莞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陈盛邦,团市委副书记胡晓静,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吴德阳,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区合笑,塘厦镇党委委员任沛东,塘厦镇副镇长李杰秋等出席活动。
今日塘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
塘厦是制造业重镇,拥有厚实的产业家底。近年来,塘厦在投资环境、产业配套、交通区位等各方面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来塘厦就业创业。
李耀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塘厦致力打造现代产业高地、区域科创地标、美丽宜居城市,正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持续增强。
“今日的塘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李耀文说道,塘厦热切期盼各类人才选择塘厦、扎根塘厦,与塘厦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共同出彩,塘厦将始终坚持“人才有所需,服务有所为”,关心关爱各类人才成长进步,让广大人才在塘厦创业有舞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保障。
陈盛邦表示,本次活动是东莞市在“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之后第一场镇街举办的大型招聘活动。希望塘厦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吸引人才聚集的平台,同时欢迎更多人才选择塘厦,共同书写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的精彩篇章。
当前,塘厦正成为八方英才的向往之地和奋斗热土——
3月,在湖南开展的“招才引智”校园招聘活动上,四场招聘会人气爆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70余人,其中硕士学历的有160人。
4月,塘厦招聘团满载诚意与机遇参加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总共收到求职简历171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2份。
塘厦镇人才工作口号及LOGO发布
当天,活动现场发布了塘厦镇人才工作口号及LOGO。
人才工作口号“塘聚英才 汇智成厦”展现着塘厦招才的诚心,丈量着引才的广度,彰显着留才的信心。据悉,“塘”字暗合“聚水成塘”的传统文化意象,体现了塘厦镇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人才观;“汇”是各类产业的汇集,更是人才汇集;“厦”展现了众人筑厦,聚才兴业的目标。
人才工作LOGO整体呈现出一个动感的人形,传达出人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寓意着人才在塘厦这片土地上充满生机与创造力地工作、生活。
LOGO绿色部分代表大美山水、品质塘厦;蓝色部分代表电子信息产业,象征着该产业的专业性、创新性与前沿性;红色部分用升起的红日代表人才,凸显人才是塘厦镇发展的核心要素。
塘厦镇人才服务大使徐亚文表示,“塘聚英才 汇智成厦”不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标识,更是塘厦向广大人才朋友发出的“求贤令”,“未来,塘厦将以此为号角,持续优化人才生态,让每一份才华都将在这里找到绽放的舞台,让每一个创新构想都能转化为推动塘厦发展的磅礴力量。”
探索“政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加强政校企合作,是精准破解人才供需错配矛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举措。
仪式上,塘厦为来自铭科精技、力王新能源、政务中心、人社分局、三友联众、奥海科技、智通人才等7名人才服务大使颁发聘书。据悉,人才服务大使将通过政策集成、精准对接需求、全周期成长支持等创新举措,合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塘厦还为来自湖南工学院、湖南大学、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的学生代表颁发校园大使聘书。未来,6位校园大使将化身“青春塘厦代言人”,以校园视角宣传塘厦的产业优势、科创生态和人文底蕴,搭建校地合作“彩虹桥”,让更多青年人才听见“塘厦故事”、奔赴“梦想之城”。
湖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欧阳拓宇本次被聘为校园大使。在他看来,塘厦的产业拥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和他所在的专业对口性强,同时,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和湖南大学达成过校企合作。
在人才引进聘用仪式上,铭科精技、奥海科技、三友联众向“百万英才汇南粤”长沙站、杭州站春季招聘活动上达成就业意向的6位人才代表颁发聘书。
此外,塘厦镇还现场与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三家高校代表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构建起“政校企”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出人才发展的新路径。
文字:南方+记者 马新杰
图片:塘厦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