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金色的产业力量正在罗定步履轻快:“贵金属回收—精炼提纯—深加工—销售”全链条的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有新引擎之势。
“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罗定力求在全球贵金属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罗定工信商务部门工作人员说。
往长远看,罗定有着“打造全国黄金首饰集散地和重要出口基地”的定位目标,将用5年时间引进超30家企业,实现贵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的规模目标,届时预计创造税收不低于3亿元,为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超过1亿元。
向“金”发力
今年前10月产值增幅近七成
近年来,金、银、铜、镍、锰、钴和锂等“绿色”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工业设备等领域,价格持续上涨,市场前景广阔。
罗定市贵金属产业前景广阔,位于广东省西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圈内,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物流发达。
数据说明了罗定的潜力。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RCEP全面生效的历史机遇,又有大力发展“六大百亿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2024年1—10月,该市贵金属产业产值达28.8亿元,同比增长67.6%;1—6月,外贸总额同比增长9.9%,贵金属占比超20%。
罗定市贵金属产业规上企业目前有2家。
一家为广东金业贵金属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包括广州花都白银精炼厂和罗定市金业贸易公司,主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与销售,产品涵盖电解银、金锭、银锭、铂金等,并提供来料加工及金银首饰、银制品销售服务。
另一家是广东金正龙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专注于贵金属材料的研发、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回收与销售,以及废旧贵金属和首饰的回收加工和资源循环利用,主要产品为铂金、钯金、铑金、黄金,并拥有相关精炼提纯生产线。
广东金业和广东金正龙企业,正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助力罗定对接引进贵金属产业上游(包括废旧金银首饰、矿山尾矿、选治废渣、电极泥、电镀废液、照相胶片、废旧电器、废催化剂、废功能材料等)和下游(主要有半导体、催化剂、电器、功能材料等行业)企业。
围“金”而聚
培育百亿产业大集群
岁末,金正龙贵金属产业园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产业园区加快落地背后,罗定正对贵金属行业进行布局——培育“贵金属回收—精炼提纯—深加工—销售”全链条的百亿产业集群。
据工作人员介绍,金正龙贵金属产业园总投资5.1亿元,占地面积100亩,建筑总面积6.4万多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大楼、精炼综合车间、资源化回收车间、检测分析及工程研究中心等设施。项目一期在今年10月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在2025年5月建成投产。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完整的贵金属产业链——涵盖贵金属回收、提纯加工到深加工等各个环节,整个产业链设计建成达产后税收预计超3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另一边,五金机械产业区是罗定市特色产业之一,引入金属制品生产、金属表面处理等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打造金属制品特色产业链。
“园区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目前已有广东贝铝阳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宏佳铝业有限公司等项目落入该区。”工作人员透露。
值得期待的是,罗定市依托金正龙、金业两家企业,正努力对接引进正威国际、紫金矿山、广晟有色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产业“含金量”不断提高。
打造工业发展新地标
预计五年内实现总产值500亿元
全球贵金属市场的不断变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股“金色力量”在罗定工业市场显现身影。
“罗定贵金属产业正蓄势待发,我们希望全力打造工业发展新地标,为活跃地方经济贡献金色力量。”罗定市工信商务部门表示。
按照罗定的规划,在五年内,将实现贵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引进不少于30家贵金属企业,预计创造税收不低于3亿元,为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超过1亿元。
罗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罗定将持续向“金”发力,推动贵金属产业“质效双升”,向“新”向“绿”前行,目前正在三方面积极发力。
——加强科技创新与培养人才。一方面,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茂南·罗定(禅城)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为罗定招贤纳士,同时加强罗职院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为贵金属产业提供后备人才。
——深化产业链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依托金正龙、金业强化招商,引进上下游优质企业,实现深度融合与资源共享。同时,为黄金加工产业安排用地70亩(约4.67万平方米),提供2万多平方米的国有资产厂房作为基地,以“融通金”为桥梁,引进德裕珠宝、金铂通科技等6家知名黄金珠宝加工企业,壮大产业集群。
——拓宽国内外市场,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盘活利用肉桂大楼建设电商产业园,搭建电商平台,向中东、东南亚延伸发展跨境电商产业,补全贵金属产业链的销售链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罗定将成为贵金属产业集聚地,贵金属投资者的热土,成就梦想的沃土。”罗定工信商务部门有关负责人满怀憧憬。
链接
罗定打造六大百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罗定市在纵深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抓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个关键,大力发展“六大百亿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日用轻工、贵金属、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型建材。
南方+记者 崔洪铭
通讯员 罗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