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公布成功申报省级“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与“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培育项目名单。中山市积极响应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部署,以创新之姿、实干之力,在前期建设5个省级“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以下简称“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再次建设7个资源中心,并成功申报6个省级“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培育项目(以下简称“共同体”),为中山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再注“新动能”。未来,更多孩子将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更普惠、更安全的学前教育。
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
打造学前教育新格局
中山市以“全域覆盖、资源共享”为目标,整合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通过“五统一”(统一保教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人员调配、统一研训交流、统一评价激励),持续打造“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品牌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推进建设的资源中心项目12个,覆盖火炬开发区、西区街道、古镇镇、大涌镇、坦洲镇、三角镇、横栏镇、东凤镇、港口镇、小榄镇10个镇街,共覆盖全市311所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54%。
来看中山“资源中心”建设名单
亮点抢先看
资源共享平台:推行“师资流动”机制,进行跟岗、轮岗交流,建立公共资料库,实现城乡园所“零距离”对接。
智慧管理网络: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课程视频、教案、课件、优秀案例和方法的最大化共享。
研训一体化:定期开展全域教研、课程研讨、教师工作坊,赋能幼教队伍专业成长。
3月13日,市教育体育局在三角镇中心幼儿园召开全市“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市镇相关领导及专家、园长代表参加会议,实地观摩并交流了资源中心的统一研训经验和其他区域实践创新举措。专家组代表提出了行政、教研、培训、评价统筹推进的建议,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部署要求各镇街要提高认识水平,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度,促进资源和经验共享,着力打造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中山样板”。
省级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
探索幼教发展新路径
以“质量引领、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中山市成功申报广东省首批6个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培育项目,正式开启三年深化培育新篇章!各共同体通过“名园领衔、城乡结对、优势互补”模式,构建起“资源共享、课程共生、发展共赢”的幼教生态圈。当前启动培育的6个共同体项目覆盖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小榄镇、古镇镇、黄圃镇、三乡镇、大涌镇、板芙镇、沙溪镇、横栏镇、坦洲镇、阜沙镇、三角镇、东凤镇等18个镇街,共覆盖全市51所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9%。
来看中山“共同体”入选名单
培育目标
以“质量引领、整体提升、注重过程、内驱牵引、协同发展”为指导,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培育一批幼儿园共同体,通过3年一周期的深化培育,建成一批“资源共享、管理共融、师资共研、文化共建、课程共生、发展共赢”的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指导和推进“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打造一批“办园条件达标、保教质量优质、园所管理规范、安全卫生有序、队伍充满活力、辐射带动有力”的高质量幼儿园。依托优质园引领,提升各幼儿园发展内生力,形成一批优质保育教育实践成果,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辐射带动全省各类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中山创新机制体制
赋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以“3合1管理进阶魔方”破题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1.行政视导制
市级行政部门定期搜集更新工作台账,组织专家实地视导建设情况,并给予行政支持。
2.常态化学习制
开展管理和项目、项目和项目间的学习信息共享,实行工作经验月汇报,统筹全年的市外拓展性学习。
3.过程考核制
结合省级建设要求和标准,完善市级考核和评优标准,并统一组织年度考核。
家长开放日活动
2025年,中山将通过资源中心和共同体建设实现全市幼儿园优质资源覆盖率提升至50%,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