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成立三周年,迎来第一阶段“大考”之时。过去三年间,合作区在党业融合中探索新模式、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粤澳融合特色的党建新路径。
即日起,横琴发布推出“合作区社区书记专访·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专栏,聚焦社区基层治理这一窗口,透视合作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
荷塘社区南起长栏湾,东至夹马口水域,西至磨刀门水道,北至横琴大道,4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万多居民。
作为合作区面积最大的社区,荷塘社区辖区大、居民多、分布广,如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位居民群众,营造具有横琴特色的烟火气,始终是荷塘社区党委书记洪锦芳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此,荷塘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全面铺开“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倾力打造“‘荷’您在一起”党建品牌,推动便民、育民、乐民“三民融合”;不断吸纳澳门同胞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双频联动”扩大社会治理多元化主体……在不断探索中,荷塘社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治理道路。
1
“党建+网格”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
翻开荷塘社区的地图,五个居民网格环绕着大横琴山依次分布。这五大网格源自于早年间的村委会和居民小组,如今则构成荷塘社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
“2003年经过‘村改居’后,原红旗居委会和三四塘村委会合并成荷塘社区居委会;2020年6月深井村居民小组纳入荷塘社区统一管理;2021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址揭牌。”社区党委书记洪锦芳是土生土长的横琴人,对于社区多年来的变化历历在目。
随着社区管理范围扩大,辖区居民人数增加,这也对社区党组织的统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延伸服务触角,我们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在社区全面铺开‘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洪锦芳介绍,社区先后成立了5个网格党支部,打通治理最末段。在社区日常工作中,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网格员“清单”的服务模式,居民们的诉求在网格里就能得到解决。
但是要做到更加精细化的治理,仅仅依靠社区和网格工作人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构建起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洪锦芳表示,社区依托网格员、民警、议事代表等,建立起一支综合性服务团队,进社区、入网格为居民群众提供就业援助、居家养老等民生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退休党员、群众自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以此撬动社区资源,不断带动、扩大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这也是荷塘社区做好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的“法宝”之一。
2
特色品牌凝聚多元共治力量
横琴与澳门一衣带水、近在咫尺,随着合作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澳门居民来到横琴居住、生活。其中,长期在荷塘社区生活的澳门居民也有100多人。
“跟其他社区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社区的澳门居民,有很多原本就是土生土长的横琴人。”洪锦芳介绍,早年间不少横琴本地人到澳门谋生,并获得了澳门籍身份,如今再回到横琴生活,其实是回到了故乡。
可以说,琴澳融合、两地同根在荷塘社区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他们(澳门籍居民)跟我们社区其他居民,完全是没有任何隔阂的,而且也不会有生活方式上的不适应。”洪锦芳表示,在荷塘社区的居民议事协商、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场合中,都能看到澳门居民的身影。
随着琴澳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在社区层面也需要更有特色、更具温度和活力的社会治理。为此,荷塘社区倾力打造了“‘荷’您在一起”特色党建品牌,着力挖掘各个网格的条件和优势,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石山网格临近横琴口岸,直接链接澳门学府,正构建琴澳学子共同交流和进行思想碰撞的平台;
深井网格靠近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民宿、餐饮等行业潜力大,目前正以打造“深井旅游文化特色村”为契机,升级改造现有基础服务设施和规范民宿管理,提振经济发展活力;
红旗网格外来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通过“硬件+软件”两手抓治理,打造多元化主体友好型示范社区。
三塘网格按照“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琴澳融合”的工作思路,传承历史悠久的“疍家文化”,致力打造具有“荷塘印记”示范型社区;
四塘网格通过开展亲子系列活动强化情感联系,以优良家风促和谐文明社区建设。
琴澳融荷,同心满塘。特色党建品牌正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品牌”和拓展社区治理路径的突破口,持续凝聚着社区内的多方共治力量。洪锦芳透露,目前社区正计划在各个网格建设党群服务站,“进一步延伸党建触角,助力建设便利琴澳居民生活就业新家园。”
来源:横琴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