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华南农业大学(下称“华农”)举行校医院新大楼捐赠暨启用仪式。新大楼按二级乙等标准设计,从设计施工到医专系统、空调和医疗设施设备、家具家私等全部由华农工程学院1983届校友杨庆华、黄永仪伉俪捐资建设,累计投资达1.09亿元。
新大楼选址在该校北门附近,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共有3栋建筑,其中门诊综合楼共六层,包括手术室、检验室、放射室等,配备CT、DR等先进设备,并与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专家门诊,满足全校师生和周边居民的日常就医需求。
慷慨捐资的背后,是一段“饮水思源”的动人故事。
杨庆华、黄永仪伉俪在华农相识、相恋。在华农求学期间,杨庆华得过一场急病,在华农校医院得到了精心照顾。后来,学校又将他送到校外住院,还承担了全部治疗费用。
毕业之后,杨庆华、黄永仪伉俪一直关注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早在2009年华农百年校庆前夕,两人便在工程学院设立了“永华教育基金”,累计捐赠超过360万元,已资助千余名学生。
2018年,杨庆华、黄永仪怀着对母校的热爱,决定捐赠校医院大楼建设项目,并第一时间到学校考察选址。2019年,华农110周年校庆之际,他们签订了4000万元捐资协议用于校医院改扩建工程,这是当时华农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
2021年,他们再次签订协议捐赠6200万元。大楼建好后,又追加捐赠了空调、家具以及包括CT和DR在内的一批先进医疗设施设备,累计捐赠过亿元。
作为他们的同窗,华农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透露,两位校友经常亲自“悄悄”到场检查工程进度,不断完善建设方案,在设计、用材、施工等方面,始终坚持以最高要求、最高标准来建设医院大楼。
“我们一直有个念想,能在母校这块热土上留下点什么。今天,我和先生终于如愿以偿,兑现了对母校的庄重承诺,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仪式现场,黄永仪动情地说道。
对教育事业慷慨捐赠的背后,夫妻俩的生活却简单节俭。他们表示:“我们把钱用在了最值得的地方。”
11月10日,华农将迎来办学115周年。华农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新大楼的正式启用是给校庆的一份厚礼,其不仅有助于学校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更承载着两位校友的心血与期盼。他们对教育事业、对下一代成长成才的奉献,值得尊重、学习和传承。
南方+记者 王露纯 李秀婷
通讯员 陈芃辰 费思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