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传喜讯!新年伊始,江门开平农文旅“上大分”

作者 申红洲 2025-01-19 12:02

新年伊始,江门开平市文旅产业再传喜讯。1月18日,开平市举行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重点项目开业系列活动。活动上,菜集农贸·赤坎镇邻里中心正式启用、梦回开平·侨海华韵街区正式开业。

“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开业。

“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开业。

这是继1月6日赤坎华侨古镇正式开业后,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件大事、喜事,将进一步加快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全力推动江门开平碉楼—赤坎华侨古镇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开平文旅新晋“扛把子”

梦回开平·侨海华韵街区(下称“开平不夜城”)紧邻赤坎华侨古镇,占地约3万平方米,引进各类商家107家。该街区致力于打造华南地区首个大型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与赤坎华侨古镇形成业态互补,成为开平文旅的另一个“扛把子”项目。

据介绍,街区总投资约1.96亿元,由开平市侨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投资,委托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策划、建设及运营。

开平不夜城。受访者供图

开平不夜城。受访者供图

街区占地约3万平方米,精心设置幻影风情街、浪漫花街、乐游基地、梦回1926、唐人街等五大主题场景,设有沿街商铺107间、演艺舞台和互动娱乐设备数十处,并精心策划了《人鱼戏水》《粤歌年代秀》《江潮之歌》等丰富节目,预计全年可开展各类演出2万余场。

街区内的演艺表演。

街区内的演艺表演。

“街区把‘守护侨乡根脉,焕新岭南风华’的宗旨贯穿始终,以浓郁侨韵为脉络,通过点状式互动游乐打卡美陈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场景化、沉浸式游园体验。”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旭说道。

梦回开平·侨海华韵街区最大的亮点是免门票、美食多、表演多、夜景美。“我们希望通过打造这个街区,不但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夜生活,进一步促进‘引客来开平、留客在开平’工作,助力擦亮‘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而且丰富消费场景,刺激旅游消费,点亮城市经济,为开平市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赋能。”开平市侨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坚念说道。

过去一年来,开平市农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成功纳入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名单,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开平市委常委,市农文旅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杰文表示,该项目的落地,对丰富文旅业态、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促进开平市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发展。项目与赤坎华侨古镇地理位置相邻,二者在资源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开业后,不但丰富开平市夜间文旅产品供给,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而且可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助力赤坎镇打造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

文旅“双子星”,燃爆夜经济

作为开平文旅新晋“双子星”,与赤坎华侨古镇相比,梦回开平·侨海华韵街区以夜经济为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夜间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天16时后,《人鱼戏水》《粤歌年代秀》《江潮之歌》等节目以及篝火舞等类型表演,将在开平不夜城轮番上演。其中,《江潮之歌》融合舞蹈、音乐和视听艺术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开平华侨从远渡重洋到归国兴建碉楼的历史。

开业当晚游客爆满。

开业当晚游客爆满。

目前,开平不夜城共有17家开平本土特色美食店,10家粤式餐饮店,63家网红美食店,让游客通过味蕾的满足,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游客品尝开平本地特色美食。

游客品尝开平本地特色美食。

“我们店里主营产品是赤坎豆腐角,是本地特色产品。晚上街区人流量很多,进店的客户不少,希望街区天天都爆满。”店铺经营者关先生说道。

街区还设置了各式游乐设施,比如盘旋8层的水滑道、旋转木马、巧设迷宫的镜子中心、设施完备的射击中心等,满足游客多元的娱乐需求。

“我跟爸爸妈妈一起来玩的,我刚从那个水滑道下来,是爸爸带着我一起玩的,特别好玩。”在开平市读小学的周同学说道。

此外,还有邑间陶艺、赤侨乡印·文创商店等多家文化创意商家,通过搭建文化、生活、艺术等元素相结合的综合体验场所,让文旅更活、街区更“潮”,满足年轻游客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

据悉,在配套服务方面,该项目设有停车场车位3000多个,连通赤坎华侨古镇南门停车场和周边地块,可提供停车位超8000个。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陆续通车,大大地拉近开平市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距离。

开平不夜城开业当天,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1月18日,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与珠海长隆联线游暨开平夜经济之旅首发。

当天,旅行团乘坐两地往返特色专线先后游览了赤坎华侨古镇、开平不夜城。“刚好周末,我们就带着孩子一起出发。一路上边吃边逛,在古镇走了一圈感受了华侨文化。来到不夜城,小朋友在这里还玩了不少游乐设施,一路上都很开心。”江门市民黄女士说。

镇上有个邻里中心

节假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如今,赤坎华侨古镇、开平不夜城文旅火热,赤坎镇农文旅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

圩镇是群众交流交往、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文旅发展火热的当下,赤坎新区的建设也日新月异。

开平市赤坎镇以“保老城再现古镇辉煌,建新区融合产业发展”为总体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赤坎新区,在保持华侨特色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圩镇风貌塑造和侨乡文化建筑营造,推动新区与古镇业态融合互补,打造集文化、商业、旅游、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新型社区。

此前,赤坎古镇大道、安置房、市第二人民医院、赤坎镇中心小学等配套项目相继完成。1月18日当天,位于赤坎镇邻里中心(中心市场)首层的菜集农贸·赤坎镇邻里中心也正式开业,投入使用。

据介绍,邻里中心的规划建设秉持现代理念,融合了购物、餐饮、休闲、服务、优品展示等多元功能,精心为群众打造了一站式空间。赤坎镇邻里中心(中心市场)的建成,将有助于当地做好赤坎华侨古镇居民搬迁安置、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承接赤坎华侨古镇溢出游客,打造舒适的15分钟生活圈。

这是一个汇集烟火气餐饮、品质生活零售、生活服务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体,满足周边小区居民家门口的消费需求,丰富社区商业配套,并在“烟火气”与“品质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家门口”的生活社交场。

邻里中心不仅是赤坎镇提升生活品质、完善城镇功能的关键举措,更是传承古镇烟火、创新生活模式的生动实践。流光溢彩的景区,吸引着四方游客来到开平感受侨乡风情,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质;邻里中心则如同毛细血管串联起乡镇的每一处市井烟火,备齐吃住玩游购娱,填补群众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当下,开平市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申红洲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