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温柔 史成雷
1月14日起,广东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聚焦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关键词积极建言献策。《南方》杂志记者在现场采访一批代表委员,看看他们带来哪些发展“金点子”。
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
2025年1月14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各界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作为港区广东省政协委员,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不断以香港视角洞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广东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他也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迅猛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牵引改革开放的‘发动机’。我们将充分发挥智库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和‘湾区故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庄守堃表示。
01
推动无障碍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庄守堃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细胞治疗产业发展和中医药应急救助等方面带来三份提案,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出谋划策。
“以‘全运会’高质量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可持续‘无障碍产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 获得43位委员联名。
庄守堃指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建议,以即将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为契机,打造一批无障碍龙头企业,推动无障碍产业集群发展。
“通过‘全运会’这一契机,推动无障碍产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带动一批龙头企业和地方产业集群。”庄守堃期待。
02
吸引世界一流人才、企业交流合作
细胞治疗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正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发展的关键方向。
“细胞治疗在癌症、免疫疾病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医疗产业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庄守堃认为。
庄守堃表示,目前广州市南沙区已在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上取得初步进展,但在国际交流和流通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亟需建立专业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流通中心。
“南沙区作为国家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的先行试点,具备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对此,庄守堃建议在广州建设细胞治疗国际交流中心及流通中心,提升广州在全球细胞治疗产业中的竞争力。
特别是,通过举办国际展览、论坛等活动,吸引世界一流的细胞治疗人才和企业来广州交流合作。
本文责编|郭芳
统筹丨刘树强 郭芳
编辑丨周丽娜 李拉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