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东莞市长安镇各中小学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全面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要求,通过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锻炼、午锻炼、课后体育服务等时间安排,多途径确保学生每天的校园体育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长安镇中心小学瞬间热闹起来。学生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有的在走廊上跳房子、跳皮筋,有的在教学楼前后的空地上跳绳、打羽毛球,还有的则跑去了操场打篮球、踢毽子、丢沙包。
“我们现在的课间活动很丰富,时间也很长,我们可以踢毽子,打羽毛球,增加了许多的乐趣。”长安镇中心小学学生邓慕浠说。
根据最新规定,长安镇中心小学对课间时间进行了调整:原先20分钟的早读时段现已转变为晨间活动,特别是早上第一、二、三节课的课间时间均延长至20分钟,这一变化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操场运动,放松身心。
对于学校而言,确保孩子们拥有充足的课间时间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高效、有趣地利用这两个小时的碎片化时间,让孩子们既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又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才是对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一大考验。
为了让学生主动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享受阳光与运动,长安镇中心小学将课间活动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开设“我的大课间我做主”等特色课程,通过向学生征集“金点子”,设计了跳绳、踢毽子、跳方格、打篮球等多样化活动项目,并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乐趣、获得成长。
下午4点起,下课铃声响起,长安镇第一小学的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从教室走向操场。5分钟后,弟子规武术操音乐响起,同学们的大课间活动开始了。这是他们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尽情地欢笑,释放活力。
“我们大课间设置了弟子规武术操、波比跳、8字跳绳等多个运动项目,让孩子们的体能得到全面锻炼,还让他们在运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挑战中成长。”长安镇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陈艳阳说。
据陈艳阳介绍,长安镇第一小学制定了《每天综合体育活动工作方案》,精心设计了大课间活动,确保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
此外,长安镇第一小学把上午第一节课的课间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规定教师要严格执行,不拖堂或以其他方式占用学生课间时间。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参与各类活动,长安镇第一小学还制定了两种课间活动方案,一种是学校根据学生平时喜好,提供跳绳、踢毽子、跳房子等常规项目供学生选择,另一种是每个学生自选活动项目,由全班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项目作为本班的课间活动。
2025年春季学期,东莞市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长安镇积极响应,全面部署并执行校园体育两小时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享受阳光与体育锻炼的乐趣。
在各学校因地制宜、落实校园体育两小时政策的同时,长安镇还积极整合教育和体育资源,面向全镇中小学生推出了体育联赛,如长安镇体育校际联赛、“健康暑假”长安镇青少年体育活动等赛事活动,形成全镇赛事活动一体化运作模式,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热情。
南方+记者 何明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