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列: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民企共话产业“粤”升

作者 张帆;何绮莹;林海金;邓浩 2025-02-25 21:51

2月24日,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在东莞召开。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倡议书》,在接受南方+采访时,陈志列表示,在广东民营企业家眼里,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00:09

南方+:作为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的主席,你如何看待广东民营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角色和责任?

陈志列:广东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民营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成立,在构建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民营经济从来没有缺位过,广东的民营企业创造了广东省55%的GDP、70%的科研创新成果。

今天的大会,既是广东民营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公开发布,也是对过去成果的总结,广东民营经济前景非常可期。

南方+:你在大会上宣读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倡议书》,其中强调“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资源互通”,这是否意味着广东民企未来有更多机会参与战略性产业?省工商联将如何推动这类合作?

陈志列:科技创新也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好,民企和国企承担的角色是一样的,都责无旁贷。广东的国企和民企都有非常强的实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无论是专利、市场份额,还是发展势头,广东的民企和国企都是比翼齐飞。

所以广东民企和国企的合作不仅在过去和现在,我相信在未来,广东民企和国企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领先全国。

南方+:今天大会的一个关键信号是“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你认为广东省民营企业接下来应该如何与国企、高校还有科研机构进行产业与科技的合作?

陈志列: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今天的7项签约里,有至少2项是民营企业和国企、高校以及粤港澳地区的机构合作的签约。

签约仅仅反映了广东的民营企业和国企、港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成果的一小部分。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目前第二大湾区,不仅仅从GDP,也从创新成果、人均收入来看,我相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会成为全球的第一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整体,是广东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做出范例的缩影。

南方+:当前,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你认为未来广东民营企业在推进现代化转型道路上,信心来源是什么?

陈志列:我认为广东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信心来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我们今天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17号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应了民营经济目前碰到的所有问题,为我们领航掌舵,指引了方向。

第二个信心来源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成果,广东改革开放领风气之先,一直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这样的底气,是广东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心所在。

第三个信心来源是我们今天遇到的机遇。广东有全球一半以上的华侨人口。中国的华侨人口50%以上在广东,所以广东和世界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广东企业的国际视野、国际渊源和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在国内名列前茅,甚至在全球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我们广东都有非常大的优势,这也是广东省的民营企业的一个信心所在。

今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题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主题非常符合广东实际,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让我们看到了方向。今天的民营企业遇到了一点困难,但是话说回来,改革开放40年以来,自从广东有民营企业以来,民营企业有哪一年没有遇到过困难?只是每年遇到的困难不同而已。因此,今天我在倡议书里面说了一句话,在我们广东,在我们民营企业家眼里,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统筹:戴双城 叶永茵

撰文:张帆 何绮莹 林海金

视频:何绮莹 邓浩

编辑 黄新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