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2月27日),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52.99万元。相较去年透露的81.49万元的预售价,相当于打了6.5折。价格一出,蹲在直播间的米粉们瞬间炸了,直呼“这是真买得起啊!”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
为什么说“便宜”?
对于一些像最最一样对豪车了解不太深的朋友来说,52.99万看着很贵了,特别是在新能源电车在疯狂内卷压价到10万以内的时候。
但SU7 Ultra可不是一般的电车,它对标的可是超跑!只要跟其他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国外跑车的性能和价格一对比,瞬间就明白了这是真便宜啊!
· 上赛圈速榜首被SU7 Ultra夺走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特殊版本,官方售价199.8万元起;
· 珠海国际赛道圈速比SU7 Ultra慢13%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a四叶草版,官方售价89.98万元;
· 全球新能源车中公认的性能机器特斯拉Model S Plaid,官方售价81.49万元;
· 马力比SU7 Ultra小近200匹的极氪性能怪兽001FR,官方指导价也要76.9万元。
因此,SU7 Ultra不仅是国外大牌“平替”,更是“超越进化”了。小米SU7 Ultra的优势不仅在于便宜,更在于官方定的目标是“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小米SU7 Ultra,创下多项赛道纪录,百公里加速1.98秒,最高时速359km/h(高铁啊),有285kg最大下压力。为了更好的表现,它采用了三电机配置前轴单V6s电机,后轴双V8s电机组合,最大马力1548PS。
当小米公布圈速成绩后,保时捷中国官方微博迅速回应:“祝贺小米刷新纪录!中国速度令人惊叹,期待更多创新者加入赛道竞逐。”在发布会现场,雷军回应了保时捷的祝贺,并称“国际大厂有格局”。“我看了很多遍。我深知,我们和保时捷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赢了一次,但在我们看来,保时捷依然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还要不断向保时捷学习。”
SU7 Ultra在内饰方面用了大量碳纤维,尤其是车顶,是一整块1.7平米的大碳顶,不仅轻而且韧。车外面也很豪华,虽然车标还是小米,但这次是个24k金的小米。看得不少网友想问:“金子!?那车标能不能扣下来卖钱?”当然这个只是镀金的,抠下来也没啥用。
安全方面,SU7 Ultra的电池也布局在底部,但是外包了防弹涂层,据说抗物理伤害,防穿刺,不怕底盘剐蹭电池出问题,就算路面不平也能放心开。这个防弹涂层的功效是通过一个视频演示的:给西瓜涂上防弹涂层,从大概三层楼的高度扔下来,西瓜没碎直接给弹飞了。这真不是特效吗!有点太厉害了!
作为一个高端电车,SU7 Ultra也配备了智驾系统,可以漫游寻位泊车,极窄车位泊出,车上配了个运算能力还挺强的电脑。不过在赛车场地外,这个车最高只能跑160km/h,想跑更快需要解锁;而且,当车辆切换到“新手”驾驶模式后,限速会降到140km/h。
根据小米官方昨晚放出的数字:10分钟大定就已经突破6900台,2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多(尤其是跟50万级家用车对比),但根据上险量数据,奔驰AMG和宝马M Power,2024年在中国的总销量也不过16000多台,相当于小米一晚就卖出了两家一年的订单量!
小米 15 Ultra
和iphone生态互通
说完了重头戏SU7 Ultra,另一款Ultra手机也是挺不错的。本次 15 Ultra 代号为“夜神”,影像矩阵仍然是四摄双长焦:一颗主摄 + 一颗超广角 + 一颗直立长焦 + 一颗潜望式长焦。
近拍甚至可以看清楚粉扑上的粉,远拍清晰度也跟主摄拍的差不多——专业摄影师干活都要揣3个不同焦段的镜头,现在一个手机全搞定。拍夜景则用了“光学的方法来解决夜景问题”,黑暗环境里拍的照片会更好看一些。
此外,屏幕还配备了量产玻璃中最扛摔的那种,还特别耐磨,电池也大,方便出去扫街拍照拍视频,还能连着看8小时视频,还有信号更好、动态的人像壁纸等等小细节都体验感很好。
几乎每介绍一个功能,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就要cue一下苹果,大意“我们和苹果差不多”“我们比苹果牛”“但我们没苹果贵”,苹果都被cue麻了。但有意思的是,在本环节最后,卢伟冰宣布这款手机可以和iphone生态互通——感觉这是要从苹果手里抢用户的气势啊!
最后是价格,小米 15 Ultra 共有四个版本:
· 12GB+256GB 售价 6499 元;
· 16GB+512GB 售价 6999 元;
· 16GB+1TB 售价 7799 元;
· 16GB+1TB(双卫星版)售价 7999 元。
至于专业影像套装,零售价 999 元,加购优惠价 699 元。小米 15 Ultra 终究是没有涨价,不过卢伟冰也说了,这个价格是最后一次了,下一代一定要涨价。
走向高端的小米
还是面向平民大众吗?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说过:“科技不应该高高在上;科技必须服务于所有人民。”因此推出的手机、汽车等科技设备定价都十分贴切于平民大众能接受的价格。
而如今小米进军高端超跑方向,就会有网友担心,小米以后还会推出面向平民大众的产品吗?
答案是肯定会的。小米的高端化并非脱离大众市场,而是通过产品分层和生态协同实现多维覆盖。雷军通过SU7 Ultra等产品展现技术实力,同时以Redmi系列和补贴政策维系大众市场基本盘。这种策略既符合其“顺势而为”的商业理念,也践行了“让科技普惠”的长期愿景。
发布会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在于:具备“行业最前沿的功能技术”,提供“行业内中上水平的价格”,并享有“小米出色的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三者最终形成了一套“高举高打”的组合拳,从源头推动小米各产品类别的品牌力向上爬升。看着真诚待人的小米,怎么会不希望它过得更好呢?
雷军在发布会公布价格时表示:“我们不觉得高价有面子,而是说这个价值要贵的有道理,要喜欢这辆车的人真的买得起!”这怎么不算坚守初心呢?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虎嗅APP、果壳、IT之家、@雷军 官方微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