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5亿元!广州一季度招商引资取得“开门红”

作者 黄舒旻 2025-04-30 14:04

2025年一季度,广州紧紧把握招商机遇,抢开局,出实招,抓项目,成效明显——全市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677个,预计投资总额2274.9亿元,新引进高质量产业招商项目422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量全省第一,增速全省第二。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引领大发展。十亿级乃至百亿级项目的持续涌现,折射出千年商都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更彰显着国家中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制造业立市强基 实体经济本固枝荣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一季度,一连串制造业的“明星项目”接踵而来落地广州,不断提振发展信心,“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今年2月,投资总额约549亿元的藏粤直流输电项目成功落户广州,这是全国首个跨经营区±800千伏四端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将为广州每年带来超200亿度的绿色电力。

中新广州知识城

中新广州知识城

3月,由广汽集团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同样是汽车领域,总投资24.8亿元人民币的领为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大湾区总部生产研发基地在南沙动工建设,持续补齐补强汽车全产业链。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增城建设增材制造全产业链基地,并积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端产业人才落户增城区,共同打造增材制造全产业链生态集群,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00亿元,产值有望超200亿元。

一季度,从化、番禺及花都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均超70%,南沙及增城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均超60%,黄埔及白云区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比重均超45%。

在项目招引上,广州不仅看重规模,更看重“聚链成群”精准落子。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崛起”,广州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实体经济夯基垒台。

星寰国际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综合体

星寰国际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综合体

科技创新助推 现代服务业蓄势待发

一季度,广州交出的招商引资成绩单上,写满了“含新量”足的大项目。

生物制造领域,迎来了抗肿瘤创新药研发企业科赛睿生物中国总部、T细胞受体蛋白药物研发企业瑅盛生物子公司;人工智能领域,吸引海康威视广东总部项目、微纳米机器人项目微纳动力全球总部落子……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今年以来,广州瞄准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开展靶向招商,重点攻坚技术含量高的创新型高能级主体,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同样令人振奋,更显战略眼光。3月,字节跳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抖音斥资12亿元落子琶洲,建设抖音华南创新基地项目,意味着新“BAT”——字节跳动(ByteDance)、阿里(Alibaba)、腾讯(Tencent)均在广州布局。

广州科学城

广州科学城

与此同时,广州一季度推动猫眼、得物等14家平台企业新设15个主体。小红书宣布启动广东首个孵化中心、阿里影业在黄埔成立新公司,4月蚂蚁集团华南数字运营中心、万里汇跨境贸易运营中心正式落户广州……数字经济新势力接连入局,广州现代服务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科技创新与服务业态的双向赋能,不仅催生新质生产力,更打开了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彰显着广州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深刻转型。

高度水平开放加持 外资“加仓”彰显信心

开年以来,广州高强度组团赴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开展境外招商10多次,足迹遍布欧亚大陆。

广州同样也是众多跨国企业高管今年一季度“行程单”上的“常客”:美国科恩集团,法国欧莱雅集团,西班牙丹诺德技术有限公司,新加坡立时集团,万益特、埃克森美孚、诺力昂、宣伟……一同前来的,还有跨国企业在穗增资扩产的计划和对坚定不移选择广州、投资广州的信心。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25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广州连续第八年被评为中国首选投资目的地。

从“走出去”叩门招商到“引进来”深耕沃土,广州以全球视野书写“双向奔赴”的新篇章。成果直接体现在数据上:一季度全市新设外资项目1701个,同比增长3.5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1.1%,好于全国及全省。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49.02亿元,增长86.8%,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比重45.5%。一季度,海瑞克、赛默飞、三菱重工、德国慕贝尔等外资企业新设业务主体或增资扩产,用真金白银为广州营商环境投下“信心票”。

思肯德电子测量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的法国母公司为全球X射线测厚技术的领导者,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隔膜行业测厚市场拥有近八成的超高占有率。思肯德将在广州知识城投资中国生产研发中心、市场运营中心、生产基地,相当于直接把实验室搬进生产线。

“公司前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研,广州优秀的产业环境和发展前景令我们最终决定将新的生产基地建在这里。未来对于公司的业务而言,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相信新的基地会开启我们全新的发展。”广州思肯德电子测量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J. M. Monjon表示。

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培育投资兴业沃土

一季度,广州强化资源整合,深入梳理招商比较优势,充分整合广州所能与企业所需,用一个个实招硬招,赢来招商好成绩。

登录“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420宗、近19平方公里优质地块信息实时更新,实现“指尖轻点、一键选地”。在3月28日广州市投发委办举办的“广州产业空间及投资机遇推介活动”上,市规划资源局上线的“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为全球投资者打造来穗发展的“数字导航”,更向各界发出广州“投资机遇多、发展空间大、拿地成本低”的鲜明信号。

南沙港码头

南沙港码头

在基金资源上,联合国家和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社会资本等投资机构,首期形成85家机构组成投融资服务矩阵,针对不同阶段项目匹配投资。

制度突破更显改革力度。瞄准企业在穗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广州出台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发展的10项措施,从制度上破解困扰企业投资难题。为减轻企业履约负担,广州明确对新引进工业用地项目,不再将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承诺作为收回用地、惩戒及企业失信的依据,对已签投入产出监管协议的项目可在降幅不超过20%的范围内调整投入产出考核指标;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明确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有条件续期”制度,续期时地价原则上结合原出让合同约定价格、续期时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等,综合评估确定。

这种将空间资源、资本支持、制度创新深度融合的“招商生态”,既是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也有力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让政策温度转化为全球投资者在穗发展的切实获得感。

站在一季度“开门红”的新起点,广州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更优质的环境,书写新时代的“广纳百川”新篇章。

南方+记者 黄舒旻

通讯员 穗投发宣

编辑 李嘉益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