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赶早市赶品质!惠州35万亩荔枝上市倒计时

作者 乌天宇 2025-05-23 09:35

岭南五月,在惠州荔枝主产区,荔枝果缀满枝头。这些岭南鲜果正经历着最后一轮糖分积累,静待甜蜜登场。

作为岭南荔枝主产区之一,惠州以“中晚熟精品”为主打,全面部署准备措施,做好荔枝上市冲刺前的果园管理、产销对接、营销包装等工作,让全国食客尝鲜的同时,也让果农收获丰收喜悦。

根据预测,惠州全市39.6万亩荔枝中,预计挂果面积约35.3万亩,其中桂味、糯米糍等中晚熟品种占比超80%,桂味16.9万亩、糯米糍9.5万亩、妃子笑4.4万亩,新引进优势品种仙进奉和冰荔约5000亩,一场关于品质与市场的攻坚战已然打响。

千年沉淀成就中晚熟精品

现在还未到惠州荔枝大量上市期,但在惠阳区镇隆镇的一处荔枝果园,最早一批成熟的荔枝品种,已经抢“鲜”送来了岭南夏日专属甜蜜。

走进果园,青红相间的荔枝,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空气中飘散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忙碌景象。

“现在采摘的品种叫做三月红,口味酸酸甜甜,有浓郁的果香风味。”果园老板介绍,果园面积约70亩,种植的荔枝品种大多是糯米糍和桂味,三月红只有20多棵,但今年产量却非常喜人,每棵树挂果量在150斤左右。在他看来,今年阳光充足、降水丰沛、平均气温适宜,为荔枝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

其实,早熟品种并非惠州荔枝的“重头戏”。地处北纬22°24′—23°57′的黄金种植带,惠州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冬季冷而不寒、春季气温波动大,夏季日照充足,为花芽分化、糖分积累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加上山地较多,土壤钾元素含量较高、有机质丰富的特点,为荔枝生长提供了充沛的天然养分。2021年,惠州荔枝入选国家优势产业集群。

“惠州荔枝拥有更长的生长周期来沉淀风味,不与海南、茂名争早市。”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洪指出,惠州荔枝上市期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相较于早熟品种,惠州中晚熟品种具备果大、核小、焦核率高、可食率高等特点,新鲜采摘的荔枝果肉浑似凝脂、口感清甜爽脆,备受市场欢迎。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由北宋文豪苏东坡寓居惠州时留下的千古名句,为岭南荔枝刻下深刻的文化印记,但其前半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才是对于惠州出产鲜果更精准的描述。

事实上,惠州荔枝种植史可追溯至南朝。据古籍记载,关于罗浮山乃至惠州荔枝最早的文字,源于1400多年前的南朝。《齐民要术》收录的竺法真《登罗浮山疏》记述,“荔枝,冬青,夏至日子始熟,六七月可食,甘酸宜人,其细核者谓之焦核,荔枝之最珍者也。”

据统计,目前惠州现存4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古树有22棵,百年以上古荔枝树超3000棵。其中惠东县九龙峰上围村的一株约七百年树龄的“仙婆果”古荔树,至今仍茁壮成长,当地村民通过嫁接技术,成功保留了这个古老品种,让后人依然能品尝到古人食荔枝的诗情画意,成为见证岭南荔枝文化的活化石。

“惠州荔枝种植面积居全省第四位,预计今年产量12万吨。”陈洪介绍,惠州荔枝既有经过千年洗礼传承下来的主导品种——桂味、糯米糍、妃子笑,还通过高接换种技术引入井岗红糯、岭丰糯、仙进奉等新品种,形成中晚熟搭配的科学布局。作为千年荔枝文明传承地,惠州将秉持“晚熟出精品,惠州荔枝不赶早”的理念,为全国食客奉上甜蜜佳品。

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质量管控

眼下,惠州荔枝已进入成熟倒计时。面对丰收,惠州荔枝果农选择以质取胜,把保品质、保口感放在首位,全力做好果园管护、采收销售等措施。

在惠东县荔龙种养专业合作社,果场负责人卢永泉正全力做好荔枝采收前的冲刺,“最后一个月,每天都是硬仗。”他的果场约300亩,主栽有糯米糍、桂味、仙进奉、岭丰糯、井岗红糯等优良品质荔枝,历年都被各大采购商青睐。

“未来一个月最怕极端天气。”卢永泉分析,若持续炎热干旱,荔枝果皮会因发育不良导致后期降雨时裂果;若暴雨突降,果肉快速膨胀同样会撑裂果皮。他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采取旱时适度灌溉、雨前疏通沟渠等措施,并通过覆盖秸秆等方式保持土壤湿度稳定,确保果品质量稳定可控。

在惠阳的傲丰果场,负责人杨玉安将更详细的管理攻略发布在朋友圈:禁用农药、有机肥为主、附农产品溯源合格证……这套标准化流程,源自他连续多年斩获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的经验,他制定的采收标准也非常严苛:凌晨0时至7时晨采锁鲜、每筐限重40斤、当日库存未发货即作损耗处理,“我们不比产量,要拼质量,打响高品质惠州荔枝美誉度。”杨玉安说。

在追求品质的同时,一些果农还探索错峰上市的新路径。惠阳镇隆镇景丽荔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兆雄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惠阳区水果办等技术研究机构合作,孕育出了更加适宜惠州地区的荔枝新品种——桂爽。2019年,该品种通过审定认证,是惠州荔枝中唯一的自命名品种。

“桂爽有桂花香气、肉质爽口,以及显著的晚熟特点,可以销售到7月上旬。”今年桂爽将迎来大量采收季,叶兆雄对此充满期待,他还专门把自己社交账号的头像,更换为桂爽荔枝照片,计划将其打造成高端礼品果。

当前,针对荔枝成熟期病虫害绿色防治,惠州农业部门也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荔枝成熟期恰逢高温高湿天气,病虫害极易滋生,合理用药是关键。”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植保部部长刘凤沂介绍,近期,该中心发布了当前荔枝病虫发生及防治意见,增派技术人员为果农送“技”上门,全力做好荔枝上市前的品质管控。

目前,惠州已构建出市、县、镇、村四级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全市8大绿色荔枝生产基地、18家出口备案基地及加工厂,实行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管控,确保“不成熟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推动惠州荔枝的“精品之路”走得更稳更实。

从“等待收购”变“自主销售”

今年荔枝季是对惠州荔枝的一次全方位大考,除了稳产稳品质,从全市到各产区也在积极布局营销宣传,推动惠州荔枝从“等待收购”变为“自主销售”,打响荔枝营销战。

在惠阳区镇隆镇,当地荔枝生产协会推出了销售小程序,为农户和客户搭建了便捷的销售桥梁。趁着荔枝未上市,协会正积极鼓励农户入驻,完善果园信息,增加曝光率。

“在这个平台,能看到所有入驻农户的信息,包括果的包装、果园挂果状态、果品品质、规模以及获得的荣誉等,采购商和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购买。”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会长叶贤亮介绍,协会在外出推广镇隆荔枝时,仅需要把小程序二维码推荐给客户,极大降低了沟通成本。

这种新的销售思路,源自镇隆荔枝电商的强势崛起。叶贤亮介绍,随着冷链运输体系的逐渐完善,镇隆荔枝从2014年便开启了电商销售模式,越来越多的果农正通过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销售荔枝。如今,每年荔枝上市阶段,通过物流的荔枝销售量已占到镇隆荔枝总产量的40%。

目前,该平台已入驻14家农户,辐射全镇约2600亩果园。“我们会统一限定销售价格,农户在平台自主销售,客户也可实时查看果园挂果状态。”叶贤亮介绍,平台今年新增后台销售数据监测模块,可以实时掌握每天的销售情况,便于针对性指导果农提升营销策略,推动农户从种植者转变为销售者,“要让果农直接面向消费者,增大利润空间,掌握市场主动权。”叶贤亮说。

目前,惠州拥有4个荔枝专业镇、15个荔枝专业村,“罗浮山荔枝”“镇隆荔枝”两个地理保护标志公共品牌,“丹荔”“山顶”“山前”等7个“粤字号”品牌。

除了镇隆镇,惠州各产区正以三产融合激活荔枝经济新动能。在博罗,依托罗浮山“岭南第一山”的文旅IP,当地精心规划多处荔枝采摘点,根据不同荔枝品种上市时间,推荐游客现场采摘,让游客采摘荔枝的同时,留下“罗浮山下”的文化记忆。

惠东县则以“滨海+荔枝”为核心策划休闲游线路,将九龙峰、梁化、多祝等主产镇串珠成链:从梁化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康养之旅起步,途经皇思扬古围村的客家文化体验,在荔枝果园品尝妃子笑、糯米糍等品种后,再前往九龙峰景区选购荔枝酒、荔枝醋等深加工产品,最终抵达巽寮湾的白金沙滩,让荔枝从单一农产品变身为全域旅游的消费场景。

“今年惠州荔枝构建了全媒体营销矩阵,从田间到消费者实现全链条赋能。”陈洪表示,惠州正密集开展产销对接活动,除了组织批发市场商户代表实地考察果园外,还将重点对接电商销售渠道,包括举办美团采购专场对接会、京东物流冷链专线等,打通全国销售网络,让千年荔乡的甜蜜果实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相关阅读>>

视频|采购商“探鲜”,盛赞惠州荔枝“仙气满满”!

文博会首日,惠州以东坡之名喊全球吃荔枝!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乌天宇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