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深圳特区报:潮阳杨梅,从“地方特产”到“国字号”名片

潮阳发布 2025-05-22 09:57

 

深圳特区报汕头5月19日电(记者 吴绪山)汕头市潮阳区是粤东最大的杨梅产区,这里产出的西胪乌酥杨梅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月17日,潮阳区在金灶镇文化公园广场启动“潮阳乌酥 梅香岭南”2025年潮阳区杨梅季农林文旅商融合发展系列活动,通过产业联盟、金融赋能、文旅融合等创新举措,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助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逛潮阳杨梅市集 赏地方非遗文化

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潮阳区杨梅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负责人表示, 联盟以“科技赋能、品质立基、品牌兴业、共享共赢”为核心理念,将通过汇聚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广大农户等多方力量的智慧与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统一质量标准、延伸产业链条、擦亮区域品牌,让潮阳杨梅从“地方特产”跃升为“国字号”名片,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活动期间,当地还推出了一系列助力杨梅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拓展潮阳杨梅销售渠道。

活动主办单位潮阳区社村联合会秘书长陈钟涛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做好土特产文章的要求,用好用足省社村合作试点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融合农林文旅商,促进潮阳杨梅产业链的增值和农民增收,并探索以此模式有序推进潮阳特色农产品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发展。

在活动现场设置的杨梅市集一条街上,记者看到一筐筐新采摘的杨梅及各式杨梅果干、果酒、杨梅汁饮品等摆满两旁的摊位,市民游客争相品尝购买。此外还有英歌舞及川剧变脸展演,潮菜大师烹饪杨梅一桌菜,杨梅主题文化展演、非遗技艺互动等,在品杨梅的同时,打造沉浸式的文旅体验。

“圳帮扶”提升杨梅产值 促建特色农产品品牌

汕头市潮阳区是粤东最大的杨梅产区、中国乌酥杨梅之乡,拥有600多年的杨梅种植历史,具有独特的富硒土壤与生态优势,产出的杨梅远近闻名。值得一提的是,西胪乌酥杨梅以果肉红艳、饱满多汁、核小而酥的独特品质,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5年,潮阳全区杨梅丰产面积达2.5万亩,早中晚熟品种梯次上市,从5月持续至6月,为消费者献上长达两个月的“红宝石盛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潮阳区是深圳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在潮阳杨梅主要产区的金灶镇、西胪镇,“深圳帮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并推动当地杨梅等水果产业持续发展。

“工作队引导怡之意、农润公司,将‘订单农业’模式从桑葚延伸至杨梅,并创新‘三保两分’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已签约农户52户,覆盖杨梅果园面积600余亩。”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金灶镇工作队负责人介绍,工作队还联合镇委、镇政府推动成立镇绿色水果协会,引导果农标准化生产、智慧化培育,同步对接深圳行业协会资源,建设特色果品交易中心,实现产量与产值双提升。

在西胪镇,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西胪镇工作队协同镇政府,以用地选址、项目可研、方案策划、资金来源、土地整备等多个方面作为发力点,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种植规程,覆盖果农1500户。推动建设优质西胪乌酥杨梅育苗基地,创造适宜杨梅生长的最佳条件,提升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

整理、编辑:潮阳发布

素材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片来源:潮阳区社村联合会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