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宣传周‖兴宁市、蕉岭县、大埔县积极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梅州应急管理 2025-05-20 21:51

兴宁市

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5月12日,兴宁市减灾办组织应急管理、教育、自然资源、城综、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气象、消防救援大队等有关单位在兴宁市明珠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宣传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利用无人机播放防灾减灾视频等多种形式,热情地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耐心解答现场群众的咨询,向群众讲解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等安全应急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引导群众能及时发现、处置生活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此次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深入周边家庭和商户,发放并讲解防灾减灾宣传册,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经营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

据统计,本次宣传活动参与人员约200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及资料约3000余份。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广大群众对灾害的防范意识,还有效提高了群众抗灾自救能力。兴宁市减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丰富活动载体,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蕉岭县

为进一步普及全民应急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灾害防控意识,5月12日,蕉岭县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系统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增强群众应急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全力筑牢全民防灾减灾安全防线。

在蕉岭广州小镇活动现场,活动方设立宣传展位,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防灾减灾知识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市民普及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深入剖析地震、火灾、洪涝等灾害的特点,手把手传授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和科学应急处置方法。现场群众积极参与,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群众对活动的组织和内容表示高度认可,认为活动非常有意义。

在急救技能教学区,医护人员向现场群众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常见的急救技能要点及操作流程,并进行模拟演示。群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了急救站位、手势及发力技巧,通过“手把手”教学,让专业的急救技能变得可学可用,真正提升群众的应急救护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工作人员还组成宣传小队走进沿街商铺和居民家中,开展“点对点”精准宣传,将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应急急救包送到群众身边。

此次宣传日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500余份,应急急救包、宣传环保袋等宣传物品1000余件,接受群众现场咨询400余人次,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的良好平台,增强了群众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防范能力,更通过部门协同凝聚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强大合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大埔县

为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法治观念,5月12日上午,大埔县光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司法所、应急消防所、纪委办、平安法治办、社工站等多个部门以及部分党员、人大代表在富岭村富新街集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暨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摊位、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为群众送上“法治+安全”双重保障。

多部门联动,普法宣传“一站式”服务。活动现场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设立联合宣传摊位,悬挂主题横幅,摆放各类宣传手册,吸引众多群众参与。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民法典〉50个知识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法律援助条例》、《村居法律顾问》以及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消防、反腐、反诈骗、禁毒、防溺水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涵盖法律维权、安全防护、风险防范等多方面内容,帮助群众提升法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普法+安全,筑牢群众生活“防护网”。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纪念品100余份,解答法律及安全咨询1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同时普及了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知识。光德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多部门协作,结合光德镇实际开展更多贴近群众需求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与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推动民法典宣传和防灾减灾教育常态化,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