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围墙、上屋顶、喊破嗓!五华“县超”有多火?

作者 汪思婷 2025-09-01 16:39

处暑时节,暑气未消,五华“县超”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比盛夏更炽热的足球狂欢。

8月31日下午,横陂球王公园足球场人声鼎沸,场边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观众,有的人自带小板凳,有的人抱着小孩,或让小朋友骑在肩上,有人干脆爬上旁边的围墙或者附近居民楼的屋顶。一场普通的“县超”小组赛,却藏着鲜活的草根热情与足球底蕴。

赛场内外:挤不进球场的观赛热潮

“县超”三轮小组赛,每场距离开赛还有1小时,各乡镇的主场就有群众前来“占位”。

在昨日横陂对阵安流的现场,心急的球迷顺着围墙,小心翼翼爬上屋顶,大家互相招呼着“小心点”,目光却没离开过球场。还有观众拍下这热闹的一幕发朋友圈,配文“好不容易挤进来”只见镜头里全是人,扒着铁丝网的观众、屋顶上的身影、现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五华的观众不只是“看热闹”,他们爱看球,更懂球。场边随时能听见这样的讨论:“安流踢得挺好的,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比横陂差就差在队伍契合度、体力这两方面”“安流有跟横陂对拼的资格,这球踢得精彩!”……你一言我一语,满是对足球的懂行与热爱。

全民共情:从孩童到老者的足球热爱

五华“县超”的火,不止是“人多”,更在于“人人走心”。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球队呐喊。

棉洋镇的新球场,是“县超”热闹的另一个缩影。仅用30天就建成投用的球场,连看台都还没完善,却挡不住群众的热情。

7岁的刘思睿小脸蛋涨得通红,在妈妈的带领下认真为球队鼓劲,大声喊出“棉洋队,加油!”声音虽小,却带着一股子认真劲儿。

80岁的李暖岳从棉洋镇绿水村特意赶来,“看着他们跑,我也觉得浑身有力气,好像年轻了好几岁。”老人一边笑着说,一边缓缓举起手为家乡球队喝彩。

场边的锣鼓声更是把气氛推到高潮。村居联合组建锣鼓队现场助战,在手持话筒的宋裕豪带领下,锣鼓声与加油声此起彼伏,响彻球场。“太激动了,嗓子都要喊哑了。”宋裕豪特别喜欢足球,得知“县超”开赛,他联系了阳光村等附近村落的伙伴,约定每逢棉洋队主场比赛时,一起来为家乡队呐喊助威。

烟火联动:赛事点燃的消费活力

一场球赛,不仅点燃了群众的热情,更激活了当地的烟火气,成了地方经济的“小引擎”。

8月31日,梅林对阵长布的赛前,梅林镇标记饭店的老板娘张秀娟,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出赢球大奖:“哪支球队赢了,我就奖励20只盐焗鸡。”以实际行动鼓励参赛队员。

“不是搞噱头,是真感谢‘县超’。”张秀娟说,赛事开赛以来,梅林镇很是热闹,饭店的客流多了,群众消费热情也增加了,“大家为球队加油,我们也想为球队出份力,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20只盐焗鸡“悬赏”赢球,不只是一份奖励,更是“县超”把“看球”变成了“聚人气”,把“热闹”变成了“烟火气”。

同样以梅林镇为例,8月24日是梅林镇的“县超”首战,赛事热度为本土商家和农特产带来了“流量红利”。“当天准备的80多斤肉丸全卖光了。”店家彭寿涛说。“赛事就是最好的宣传平台,一举多得。”五华县日日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世鹏笑着说,店里价值4000多元的萝卜相关产品当天售罄。

岐岭镇则突破传统竞技边界,以“足球竞技+特产展销+人才招聘+文艺展演”的创新模式,将一场足球赛打造成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多元平台”,既点燃群众足球热情,更让赛事充满“烟火气”与“发展味”。

根据赛程安排,“县超”将持续比赛到今年10月底,还有很多的精彩等待上演,拭目以待,值得期待。

南方+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周扬 曾文敏

编辑 杨斐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