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坦克舰载机齐上阵,如何界定国产四代装备?一文科普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0:26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将迎来一场重磅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这是中国时隔6年再次举行大规模阅兵,也是继2015年之后第2次举行抗战胜利纪念阅兵。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阅兵所有的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军方在介绍装备特点时专门提及,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比如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按作战模块进行编组,展示军队体系作战能力。

何为新型四代装备?与前三代装备相比有何改进?军事专家傅前哨近日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进行了科普。

军事专家傅前哨。

傅前哨认为,第四代装备包括战斗机、导弹、坦克、海军装备等,与前三代相比,它们在性能、技术、综合作战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其具体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先进的动力装置、武器系统、电子技术、雷达技术、隐身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导航技术、电子对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作战体系。

以战斗机代际划分为例,第一代战斗机是朝鲜战争时期大量使用的喷气式战机。其性能特点突出了高空、高亚音速。气动设计特点是:由平直机翼过渡到后掠翼。它们配装的动力装置多为推重比3-4的涡喷发动机。第一代战斗机的后期型,开始配装第一代空空导弹。第二代战斗机实现了超音速飞行,涡喷发动机的推重比提升到5-6,使飞机能够飞得更高更快。这一代战斗机的传感器有了进步,广泛配备机载雷达和第二代空空导弹,视界和射程都扩大了;第三代战斗机强调全天候和中低空高机动作战,换装了推重比7-8涡扇发动机,由于发动机更省油,作战半径更大,机动性能和起降性能大幅提升。这一代战机的航电系统进一步改善,并配装了第三代空空导弹,全天候作战能力更强。第四代战斗机特别强调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能和超级态势感知能力。换装了推重比10以上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内埋式的第四代空空导弹。

2019年国庆70周年盛大阅兵中,东风-17常规导弹首度公开亮相。以东风-17为代表的高超声速武器新型装备,本次阅兵值得期待。据央视新闻
2024年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首次展出了双座版歼-20,也就是歼-20S的1∶2模型。据专家介绍,按国际标准来看,歼-20S是世界上第一款双座隐身五代机。我国空军海军的战机发展迅速,陆续有新的机型亮相,本次阅兵的空中梯队非常令人期待。据央视新闻

提到坦克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傅前哨介绍,第一代以苏联的T-54、T-55和中国的59式为代表,防护力、火力和机动性比二战期间的主战坦克有所提升,火炮口径在100毫米左右,但不能实施行进间射击;第二代坦克以苏联的T-62、德国豹I的为代表,火力和防护力进一步强化,火炮口径增至105至110毫米,光电设备也有所改进;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核心特点是“火力、防护、机动、信息”四大能力的均衡提升,广泛采用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和楔形炮塔,火炮口径为105、120和125毫米,许多型号配备自动装弹系统,并集成数字化火控系统,配备热成像仪、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跟踪系统,以实现“猎-歼”能力与全天候精准打击。第三代坦克以中国的99A、德国的豹Ⅱ、美国的MIA2、俄罗斯的T-90M为典型代表;第四代坦克是目前正在发展的新一代坦克,俄罗斯T-14号称是世界上研发成功的第一款第四代坦克。T-14采用无人炮塔设计,信息化程度更高,主动防御系统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该型坦克的火炮口径为125毫米,未来有可能换装130-14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

未来的第四代主战坦克朝哪个方向发展?傅前哨提到,我国在九三大阅兵中即将展示的新型第四代坦克将给出答案,或具备引领世界潮流的潜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潘珊菊 莫倩如 发自北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