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南区农特产品体系,鸡蛋是不可忽视的产品之一。潮南井都镇平湖西社区返乡新农人郑裕广自从接手管理蛋鸡养殖场以来,采取科学化喂养模式为蛋鸡提供舒适环境,实现自动化养鸡增收创效,助力区域农业品牌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排排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干净敞亮。
一排排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干净敞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易获得的高性价比营养食品,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钙、铁等成分,氨基酸比例最适合人体需求,其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的战略价值日益提高。
一大早,走进位于平湖西社区的汕头市盈发种养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一排排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干净敞亮,鸡鸣声此起彼伏。“虽然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但是看着这些满满当当的鸡蛋,很高兴。”蛋鸡养殖场负责人郑裕广一边拣蛋,一边笑着说。
郑裕广拿起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上的鸡蛋仔细观察。
郑裕广拿起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上的鸡蛋仔细观察。
郑裕广生于1988年,皮肤黝黑、戴着眼镜、健康开朗,当听他对蛋鸡养殖要点娓娓道来时,方觉他的不一样。据他介绍,他2012年从岭南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到广州亲戚开的公司帮忙安装移动基站,“其实当时就想积累点社会经验,觉得年轻就该到外面闯闯”。
然而,近年来家里的蛋鸡养殖场经济效益不好,仅靠父亲一人经营已经很吃力。经过一番思考后,郑裕广决心回家协助父亲把养殖场做大。2014年6月,他回到家乡,正式接手家里的蛋鸡养殖场,不久他便认识到树立品牌的重要性,“有品牌才有更好的议价能力,才能提高企业利润、增强消费者黏性,形成复购。”
树立品牌的前提是保证鸡蛋品质,为此,2015年起,郑裕广先后投入资金对蛋鸡养殖场设备进行革新,采用科学化喂养模式,坚持健康养殖、科学养殖。同时,14间鸡舍内部均设有饮水喂食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为蛋鸡提供舒适环境,实现自动化养鸡增收创效。
养殖场工人在拣蛋。
养殖场工人在拣蛋。
增收创效体现在哪里?郑裕广说,传统的人工养殖模式下,存栏蛋鸡8万羽的产蛋率88%—90%,经过科学化养殖,如今产蛋率达93%—95%。可以说,制约蛋鸡养殖的成本和效率问题基本解决了,产业的“任督二脉”也被打通。
一枚小鸡蛋,富民大产业。井都镇生态好,气候好,适合多数蛋鸡品种生长,“好吃、安全”成为促进当地蛋鸡产业发展的天然推动力。放眼潮南区,正是有了智能养殖、品牌赋能的布局,镇村蛋鸡产业发展底气更足了,小鸡蛋才能“孵化”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新鲜生产的鸡蛋。
新鲜生产的鸡蛋。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