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茂名立一部法撬动“一棵树”成为百亿大产业

作者 杨建雄 2025-09-28 15:06

近日,中国人大网刊文聚焦广东省茂名市通过地方立法撬动“一棵树”成为百亿大产业的成功实践。报道显示,自2024年5月1日《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化州化橘红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从立法前的72亿元激增至115亿元,历史性地突破百亿大关,生动诠释了以法治方式保障和促进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效能。

化州化橘红。

化州化橘红。

过去,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化橘红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市场上大量以外地橘红贴牌冒充、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化橘红的道地声誉和品质信誉,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作为茂名市首部产业保护地方性法规,针对性地构建了从种源到销售的全链条保护发展体系,为产业正本清源、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条例》首先着力于道地性保护,规定了设立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生产基地制度。此举有力推动了化州市实施化橘红“三年倍增计划”,目前已建成万亩以上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2个、千亩以上基地12个,良种覆盖率达98%,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至95%,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纯正与稳定。同时,《条例》明确要求建立产品质量地方标准,推动制定了涵盖种植、加工、质量等级等环节的12个地方标准,构建起“地理标志标准—地方标准—信字号标准”三级体系,并配套建立检测中心,让“贴牌货”无处遁形,极大净化了市场环境。

化橘红果实。

化橘红果实。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产品真伪问题,《条例》明确要求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特别是在化橘红被列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后,这一制度更显重要。目前,化州市已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授权用标企业60多家,应用溯源码的企业增至27家,消费者简单“扫码”即可辨明真伪,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信任度的提升直接拉动了需求,化橘红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至海外市场。在《条例》引导下,产业加工也从粗放向精深转变,开发出药品、食品、保健品等200多种衍生产品,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化橘红已开发出200多种衍生产品。

化橘红已开发出200多种衍生产品。

《条例》还注重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推动化州市打造集加工、展销、科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区,建设化橘红博览中心、文化街区等设施,并围绕节气打造“赏花、摘果、甄藏、养生”四季文旅品牌,通过短剧、创新民俗等方式深挖文化内涵,实现了农文旅协同发展。

化州建起化橘红博览中心。

化州建起化橘红博览中心。

此外,《条例》为执法部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提供了利剑。针对网络侵权、假冒伪劣等问题,《条例》授权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执法。实施以来,多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756家次,立案查处侵权案件23宗,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合法权益。

纵观化橘红产业的蝶变,一部条例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法治是保障地方特色资源永续发展、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支撑。在法治的阳光下,曾经的“野果子”如今已成为化州百姓的“致富果”,“中国化橘红之乡”的产业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南方+记者 杨建雄

通讯员 叶秀良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