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国际灯光节璀璨启幕,花影联动流光溢彩耀全城

作者 郎慧;张冠军;钟晓宇;梁文祥;李永智 2025-11-17 08:39

全运热情正燃,城市华光已绽!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激情开赛,为这座千年商都注入澎湃体育动能。11月16日,享誉全球的广州国际灯光节如期点亮珠江两岸,用科技光影与艺术之美点亮城市夜空,两场盛会交相辉映,共同谱写新时代广州开放、活力、创新的城市品格。

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以“智汇湾区·悦动全运”为主题,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形成“三会联动”的盛大格局,共同构建起“白天赏花、夜晚观灯、全天享赛”的全域联动文旅新体验。

亮灯仪式上,广州塔、东塔、西塔首次实现三塔联动上演璀璨光影秀,一头集现代光雕技术与传统美学于一身的“鳌鱼”成为全场焦点,其流光溢彩的身姿盘桓而起,以磅礴气势点亮花城夜空……

三大盛会共绘城市盛景

本届灯光节延续往届传统,围绕“智汇湾区”与“悦动全运”两大主线,向全球具有创意的组织和个人征集作品,共收到145组创意方案,最终选出36组优秀作品(国际4组,国内32组,其中国内大师级作品8组)。

花城广场作品以“智汇湾区”为主线,分设“新光”“粤光”“城光”三大板块,北广场“新光”板块聚焦青年艺术家与高校艺术创作;中广场“粤光”板块传递运动与城市共生的艺术哲思;南广场“城光”板块则突出科技发展,传递湾区人民努力向上的生活态度,映射湾区人民和谐生动的幸福生活。

海心沙亚运公园作品以“悦动全运”为主线,分设“全运历史”“全运城市”“全运生活”三大板块,以“文化+体育+科技”为创意根基,通过创新视觉语言将艺术表达与运动元素有机融合,打造一个巨型光影体验空间,让“光影”绘城市夜景、“跃动”奏活力乐章,以光影艺术与运动精神交织彰显粤港澳大湾区魅力。

位于花城广场南广场的主题作品《桂冠》,以体育竞技中象征最高荣誉的“桂冠”为设计灵感。装置以奋力向上的动态造型,既诠释了运动员拼搏争先、铸就辉煌的体育精神,也寓意着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同心协力、共筑梦想的集体意志。同样,位于海心沙亚运公园的多组全运会主题作品,通过灯光展示与文艺演出融合的形式,鲜活再现全运精神。

如观众席看台区域作品《涛起潮动》,通过“海浪涌动”的光影形态,配合表演者的场景化演艺,形成“人随光动、光伴人舞”的效果,象征大湾区的活力与全运赛场上“拼搏如潮、永不言弃”的精神,进一步展现广州城市精神和文化科技的创新表达。作为以鼓为魂、献礼全运的灯光作品《鼓舞星河》系列作品,融合传统击鼓技艺与现代科技,演绎出力与美的和谐共鸣,奏响了湾区人文的温婉包容与体育精神的豪情强音。

作品《独占鳌头》撷取“鳌鱼”为核心意象,既传递出湾区建设与体育赛场上的活力拼搏精神,也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敢为人先的特质。

在花城广场北广场、中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星光大道等区域,广州园林博览会的花卉景观与广州国际灯光节的光影装置以穿插布局、彼此呼应的形式呈现,为市民游客创造了一个“花影共融”的观展体验。漫步在海心沙亚运公园星光大道上,迎面而来的竹艺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这6组来自中国、中国澳门、马来西亚与印尼的跨文化竹艺作品,竹片间隙嵌入上百颗低能耗LED点光源,其色温模拟月光,柔和朦胧,给灯光节增添了不少梦幻色彩。当夜色降临,灯光与竹影交织成趣,构成自然与艺术共融的生态光影画卷。

一江两岸,光影交织点亮城市脉络

开幕式上,主舞台突破传统局限,以观众席方向为主舞台,将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通过科技机器狗、灯光狮等创新元素与多元表演,打造了一场演员与观众双向奔赴的沉浸式盛宴,完美实现了艺术表达与全运活力的交融。

今年灯光节以主会场海心沙亚运公园、花城广场为核心,联动“珠江景观带”“新中轴区域”,构建“核心辐射、全域呼应”的光影格局。分会场延伸至一江两岸(沿江24栋建筑群、海印桥、猎德大桥、琶洲西区、琶醍筒仓、面粉厂)以及黄埔区等重点板块,构建了一条贯通东西、联动两岸的“光影走廊”。

通过对珠江两岸162栋建筑、9座桥梁及部分岸线、码头照明设施的整体升级,广州打造出层次丰富、动静结合的水岸夜景体系。

沿江24栋建筑群通过媒体立面联动,循环演绎十五运会主题灯光作品,用色彩为全运增色,用灯光呈现活力多彩的湾区魅力。港口中心大楼等8个媒体演绎区域,将赛事宣传与光影艺术深度融合,使“喜迎全运”的主题随江影流动,映照千年商都的现代活力。

海印桥、猎德大桥等跨江地标以灯光重塑夜景形态,桥梁灯光色彩随灯光节主题节奏变换,与珠江游船灯光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不夜城的繁华画卷。琶洲西区以媒体建筑群为画布,展示科技感十足的光影秀,展现广州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琶醍筒仓与面粉厂等工业遗存在灯光赋能下变身公共艺术空间,通过投影映射与装置灯光,实现历史建筑与现代科技的对话。

作为“一江两岸”脉络的东延,黄埔区分会场将以科学广场为中心会场设置特色灯光装置,并联动西区红酒街、花厅坊等商圈节点,以“会场热点+商圈联动”模式推动光影艺术与城市生活融合,既呼应了主会场光影主题,又突出了本地产业与人文特色。

缤纷演艺,多元互动激活城市舞台

今年灯光节创新性策划了一系列轻演艺内容,将固定点位的高品质演出与流动快闪的随机互动巧妙结合,构建出一个多层次、沉浸式的城市艺术体验空间。

在灯光节核心展区,一系列精心编排的固定演艺节目深度融入光影空间。结合广州大剧院前《珠水月色》作品,舞者身着敦煌元素服饰,手持长绸在光影建筑间翩跹起舞,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的完美融合。

科技演艺《动感花城》通过表演者身着镶嵌LED灯带的定制服饰与巨型发光滚环的创意结合,配合地面投影技术,打造出“人环共舞”的视觉奇观,并设置观众互动环节,让市民亲身参与光影创造。

海心沙星光大道《鼓舞星河》系列作品则通过刚柔并济的艺术语言,将体育精神与岭南文化融入杂技与舞蹈表演之中;民乐演绎《声声泛舟》创新采用声光联动技术,乐器奏响时配套灯光随之变幻,形成“音画同步”的沉浸式意境;三号桥区域的《光影声波》乐队表演更以多元音乐风格,为城市夜景注入动人旋律。

与此同时,流动演艺节目为灯光节增添了更多惊喜元素。《欢乐小丑》与《幻影魔法师》表演团队穿梭于市民游客之间,运用发光道具和近景魔术打造即兴互动体验。

快闪节目《乐满花城》则创新采用“多点触发、逐步聚合”的表演形式,演奏者从人群中悄然现身,逐步汇聚成完整乐团,演绎岭南经典与现当代作品,并邀请市民游客共同参与表演,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艺术共创。

据悉,灯光节期间,每晚将安排3场轻演艺表演。市民游客漫步于新中轴线或珠江沿岸,既可欣赏璀璨灯光秀,亦能沉浸于艺术的欢腾节奏中,这段光与艺交织的旅程,将成为市民游客记忆中一段生动而温暖的篇章。

【预约指南】

广大市民游客可通过关注“广州国际灯光节”“广州海心沙”官方微信公众号,“蓓蕾花城满座”“穗好办”小程序等预约服务板块,凭个人有效身份证照信息进行预约登记。成功预约的观众,需携带预约时所登记的有效证照原件,按照预约确认的具体日期与场次,于指定时间、地点完成入场验证,入场权限仅限于预约当日当场有效。

采写:南方+记者 郎慧 钟晓宇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梁文祥 李永智 赵子杰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