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广东经济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前三季度,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5176.98亿元,同比增长4.1%,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落地见效,更在产业结构、发展动能与民生保障等多个维度亮出了耀眼成绩。
新质生产力表现抢眼
广东经济的“稳”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而“进”则体现在动能结构的持续优化上。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为经济底盘提供了稳定支撑。
工业也亮点明显。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1—8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而工业的主体——制造业增长3.9%。

东莞康达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玩具。《南方》杂志 叶石界 拍摄
值得关注的是,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核心引擎,增加值分别增长5.4%和6.4%,远高于平均水平,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5%、33.8%。
具体到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0%、11.0%、7.8%。
尤为亮眼的是,一系列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3.7%、15.2%、44.8%、40.3%,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6%、37.6%、55.8%、75.3%。
这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广东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活力。
服务业延续加快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特别是金融业增长9.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5%,为实体经济注入了充沛的金融活力和数字动力。
内需市场活力涌动
在投资承压的背景下,广东的内需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升级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市场消费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
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9.2%。特别是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文化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0%、31.0%、16.5%,反映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结构升级趋势。线上消费持续活跃,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6.2%,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投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但代表未来方向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实现正增长。
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力度加大,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7%、81.2%、23.5%。这将为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后劲。而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航空运输投资增长28.9%、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31.8%,显示出广东在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上在持续发力。
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居民。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2元,同比名义增长4.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8元,增长5.5%,明显快于城镇居民(51187元)的3.9%。这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共享发展成果的成色更足。
第四季度怎么干?
进入第四季度,接下来如何冲刺全年发展目标?
日前,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套开省委财经委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广东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以更加主动进取的姿态全力冲刺四季度,决战决胜“十四五”,进一步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切实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
比如在工业生产方面,牢牢把项目抓在手上,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工业项目的调度督导,拿出真招实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在消费方面,接续出台促消费政策,下功夫做大假日经济、赛事经济,抓住用好“双十一”、元旦等重要时点以及举办十五运会等重要契机,精心策划一批文旅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粤休闲旅游、购物消费。
在外贸方面,进一步便利通关物流,高水平办好广交会、首届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等展会,大力拓展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更加精准有效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在投资方面,创新投融资方式,有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持续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力争全年实现更多实物量。
通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将有力巩固和拓展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叶石界
【本文责编】郭芳
【频道编辑】陈地杰 陈健鹏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林琳 蔡惠珍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