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级全温区智能冷库群,全球领先的智能冷链管理系统共享加工中心集成预处理、包装、检测等全流程服务……近日,位于白坭坡工业园的全联集采冷链物流园一期项目投产,年产值约17亿元,项目整体投产后年产值达50亿元、创税3亿元,将打造成为集国际水产交易、智慧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
这一重大项目的落成,不仅为遂溪水产产业链条嵌入关键一环,更是该县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关键落子,标志着遂溪打造食品工业强县又迈出坚实一大步。
近年来,遂溪聚焦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动员“五大行动”,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奋进强音。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向着“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奋力冲刺的关键之年。下半年,各项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重要阶段。锚定这场关键“大考”,遂溪将如何全力加速?
县域兴旺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超427亿元
产业强则县域兴。遂溪在产业赛道上的发展逻辑——立足资源、集群发展,着力构建具有遂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好“特色牌、绿色牌、融合牌”。2024年遂溪县地区生产总值超427亿元、居“进位县”前3,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9%,经济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遂溪以六大园区为载体推进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培育壮大食品加工、锆钛和硅基新材料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食品加工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一批批标志性项目接续建成投产,总投资8.2亿元的恒兴海洋食品研发生产项目一期计划今年8月投产、年产值达12亿元,整体建成后年产值20亿元、创税2.5亿元;总投资1.1亿元的福东海药膳预制菜及大健康食品生产项目二期正加快建设,部分计划9月试产,项目整体建成投产后,大健康产品及药膳(南药)预制菜每年达500万盒,药食同源类产品稳居全国前二。累计培育锆钛企业21家,在建拟建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超22亿元,项目满产后产业规模将超100亿元;7个计划总投资120亿元的在建拟建硅基项目建成后,石英砂产品总产能超1500万吨、年产值可突破200亿元。
品牌农业玩出新花样。今年,遂溪“仙品荔”领跑广东荔枝销售“第一棒”,依托建设全省首个“小红书村”及“全民参与、全网曝光、全链增值”营销新模式,产值超3亿元,订单均价较去年上涨20%以上。甘薯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带动从事甘薯产业超10万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其中火山红薯成为鲜薯市场领头羊。
向海而兴。今年5月,江洪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给鱼虾安“新家”,年新增渔获量超412吨。北部湾避风港项目计划年底竣工,江洪渔港升级改造项目计划8月开工,草潭二级渔港建设项目正在开展项目验收筹备。作为全国渔业百强县,遂溪渔业产值连续三年蝉联全市第一。
农文旅融合正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全市首个采用EPC+O模式建设的总投资1.7亿元南粤古驿道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非遗游”“康养游”“田园游”“研学游”等多元消费场景,与“天光鱼市”“甘薯文化周”“百岁节”等特色活动品牌交相辉映,以文促旅、深度融合,推动全县旅游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广轻控股集团、四季文旅等优质企业正与县域开展文旅产业合作共建。
产业的强劲发展离不开精准招商支撑。遂溪县健全“走出去+引进来”机制,聘请58名由商(协)会会长、企业代表组成的县招商顾问团队,强化平台专业招商、帮扶协作力量联动招商、“一把手”常态带队招商,今年3月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建招商中心,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23年以来引进签约项目71个、计划总投资超332亿元。
城乡蝶变 城镇人口增加超1.5万人
如何破解“留人难、聚气难”的县域发展考题?
遂溪县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目标,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县级试点、省第二批试点,软硬并举推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持续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聚焦“双城引领、六脉织补”城市空间结构,遂溪统筹旧城提质、新区赋能行动,梳理形成22项总投资超74.5亿元项目库,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绿美生态县城风貌品质提升、医疗共同体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对交通网络、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医疗服务等关键短板的系统性“强基补链”。其中与省属国企广轻控股集团合作推进的粤西非遗传承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计划今年7月开工,将推动县城重点节点片区改造和风貌提质、产城融合。
乡镇,是联城带村、激活全域的关键节点。遂溪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策略,实施梯次培育计划。前两批4个典型镇提质增效、全部通过省级认定。遂溪正加快第三批4个典型镇建设,逐步加速镇域经济空间重构。
乡村建设是块“硬骨头”,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遂溪完成前两批25个典型村建设,第三批46条典型村建设如火如荼,这些典型村在风貌提升、产业深度融合与生态治理等方面探索出可复制的治理经验。正全域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县农村户厕普及率达98.68%,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美丽宜居村覆盖率年内可达90%。
遂溪县分阶段、分重点对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沿线农房风貌进行整体提升,已完成前两个阶段16条总长269.3公里示范带建设,第三阶段10条总长超131公里农房风貌示范带及沿线环境综合提质全面铺开。坛基村的知青文化、调丰村的东坡文化、新屋村的荔枝文化、布政村的火龙果文化等独特风貌被精心塑造和彰显,让乡村各美其美,留住乡愁记忆。
在微观层面,遂溪县坚持“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院一景色”的精细化建设理念,美化家园,催生种植、手工、休闲、电商等庭院经济。目前,遂溪建成4条“美丽庭院”示范带、43条特色村、超8200户“美丽庭院”。
改革破局 十大行动激活内生动力
突破之路上,改革始终是那把披荆斩棘的关键利刃。近年来,遂溪县加大案例选树培育力度,创新“县领导领衔包办”模式,精准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县域投融资改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营商环境优化等关乎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推出改革创新十大行动,以一个个小切口撬动深层次变革。
土地整治盘活沉睡资源。遂溪县通过整地、换地、造地模式,集成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推动土地资源要素流动、空间布局优化,整理农用地近4200亩、建设用地超182亩、生态修复面积255亩,完成拆旧复垦面积超6000亩,交易总额超12亿元。在拆旧复垦村试点打造“农民公寓”品牌,以点带面推行农民住宅集体上楼模式。
营商环境优化直面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遂溪推出全程帮办代办、拿地即开工等集成式政务服务,实行“一窗办一次成”,全面推行线上集中式审批、线下一站式办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在全市率先推出并实现“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抵押即交证”“交海即交证”等多项创新改革,显著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此外,遂溪集成推进“农业+”“工业+”“资源经济+”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收入突破100万元的村庄数量已跨越30个大关。杨柑镇创新成立的“阿柑狮”村集体投资运营公司,吸引全镇超过96%的经济合作社,利用拆旧复垦收益等资金积极入股,通过“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模式,深度参与到镇村的建设与运营中,蹚出一条强村富民、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一线实践
多方合力共绘城乡新图景
在遂溪,社会各界拧成一股绳,在城乡之间激荡出澎湃的发展动能。“我们通过协调多方力量,发动群众自筹接近100万元,镇政府联合帮扶工作队投入290多万元。”界炮镇上大岭坑村村民小组长杨后兴介绍,村庄在保留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融合消防主题元素,成功打造广东省首个消防安全示范村,成为全省消防系统推广的经验案例。
这背后,是遂溪深入实施发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成果。遂溪县创新推行“1∶X政策奖补机制”,自2023年以来,已成功撬动超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镇村建设。如今,遂溪县正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党政、企业、社会等多元力量,激励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凝聚起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
全县发动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约6.4万人,2024年、2025年植树分别超24万株、26万株,均超额完成任务,撬动社会资本3600万元投入。
纵向帮扶省药监局牵头组团赋能农业品牌建设、生物医药发展等;越秀区横向帮扶协作项目87个、资金1.2亿元,创新“广州企业+遂溪资源”“越秀市场+遂溪产品”等模式;依托广东医科大学共建南药县域创新基地并获批省级产业学院,广州铁职院开展“VR全景智慧乡村工程”覆盖535个场景……在帮扶协作领域,遂溪收获满满“外力”支持。
商会资源转化赋能。今年上半年,实现镇街商会组织全覆盖,为本土企业和企业家打造了“共同的家”和高效沟通平台。“商会+镇村”结对帮扶、重点建筑业央企建立沟通对接、协同推进机制等举措,让镇村建设活力十足。先后组建县级教促会1个、镇级14个,示范带动超70个村成立村级教促会或教育基金会,近年来各级教促会累计收到捐款超1.4亿元,今年8月将集中掀起新一轮捐款热潮。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307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奔赴一线,15支风貌提升突击队全力攻坚,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挥洒青春汗水,为遂溪发展增添青春色彩。
■数读
●2024年遂溪县地区生产总值超427亿元、居“进位县”前3
●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入选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健康生态食品产业集群是粤西唯一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5个特色产业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全市最多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实现零的突破
●前两批4个典型镇全部通过认定,3个典型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典型村是全国文明村
●培育区域公用品牌24个、农产品品牌44个,13个特色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个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案例,2个案例纳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获2024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核成效补助资金4000万元
南方+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陈毫胜 麦观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