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中村改造新路径,番禺区全周期服务赋能“柏堂样本”

作者 钟晓宇 2025-07-13 16:38

近日,笔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了解到,该局立足服务广州“两洋南拓、两江东进”战略,聚焦全区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62亿元、改造范围约217公顷的柏堂村项目,创新服务机制,近半月顺利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等四个证书,助推加速产城融合的“柏堂样本”,成效显著。

强化制度保障,全周期精准服务提速增效。建立健全领导包干服务联络机制,按周梳理企业报建情况,预先梳理项目关键节点,提前摸排难点,制定涵盖多部门业务的《“柏堂经验”项目服务推进表》卡准时间节点。

实施“动态更新+常态联系”双轮驱动,全周期精准对接项目需求,高效有序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关键证照,显著加速了城市更新进程,为项目报批畅通路径。

与此同时,优化审批服务,深挖需求激发营商效能。响应促固投增长要求,精准召开项目流程保障会,分类分阶段研判企业需求,既深度对接基坑开挖等微观节点,也同步优化城中村改造联审联办宏观流程。

依托需求导向,创新审批模式,实现了村民安置效率提升、企业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城市功能升级的“三赢”局面,有效驱动低效用地成片开发,激活了区域营商效能。

此外,创新联动机制,“零时差”响应降低隐性成本。 组建“化龙柏堂城中村改造区规资服务群”,集结分局6个核心科室及2个技术单位,联动区土地开发中心、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在线高效对接项目,实现跨部门协调事项的“秒级”传达与“点对点”响应。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附规划条件)》实现当日入案并审批,缩短项目投产周期。

南方+记者 钟晓宇

通讯员 穗规资 番规资宣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