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应被遗忘”,电影《南京照相馆》北京首映

作者 刘长欣 2025-07-25 12:41

7月24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我看见·我记得”双城首映礼之北京首映举办,影片导演申奥携演员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杨恩又、王真儿出席首映礼。

影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我们熟悉的历史:老百姓手无寸铁,却用相机和照片做“武器”刺破了日军掩盖暴行的谎言。

曾捐赠日军侵华相册的国际友人埃文·凯尔现身,点赞电影“震撼、强大、是一段历史的存证。”

电影已于今日正式上映。

以相机做武器刺破谎言护真相

此次北京首映礼,影片主创将影片中代表“武器”的放大机、相机、冲洗胶卷的设备带到了现场,分享了影片许多台前幕后的故事。

导演申奥解读了电影开头子弹上膛和相机拍照的细节设计,开枪和拍照的英文是相同的单词,暴行的实施和记录在无形中形成了呼应,申奥还强调:“在那个战场上一张照片就像一颗子弹。”

电影中同胞惨遭屠戮的照片令人心痛,对此,刘昊然表示,因为电影里照相馆中的放大机,那些血淋淋的罪证才保留了公之于世的可能。

王传君现场回忆杀青时看到“大好河山”合影时泪流满面。他为王广海这个角色走错了路深感惋惜:“希望未来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人出现。”

高叶通过毓秀相机为观众解读影片另一泪点——日军战犯被执行枪决,毓秀用相机拍摄按下快门的一刻。高叶认为:“影像在那一刻成为了捍卫尊严的子弹,成为毓秀对已牺牲同胞们的交代。”

照相馆老板老金生前用到的最后一部相机,成为捍卫他尊严的“武器”。王骁解读老金拿着相机走向日军的情节解读道:“面对刺刀时,无憾的老金不会惧怕,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民众持刀者才应该惧怕。”

将记录有日军侵华罪行相册捐赠给中国的国际友人埃文·凯尔也来到了首映现场,他用“震撼,强大,历史的存证”来形容本片,他感受到:“电影保存了历史的真相。”同时影片的故事也让他自己回想起捐赠相册的经历。

观众接力“血脉传承铭记历史”

首映现场许多观众被影片感动泪流不止,频频感慨“克制的镜头,克制不住的眼泪”,“小人物朴素的情感最为动人,电影展现出了中国人身上独有的善良和勇敢”。

一位二刷这部电影的观众被那些定格在历史中的鲜活生命深深触动,“是他们的牺牲与坚守,才换来了我们今天脚下的锦绣山河”。一位热爱旅行的年轻观众,现场将自己记录的壮美山河制成胶片长卷送给主创,这不仅是她对影片的致敬,更是一封寄往1937年的明信片,她动情地表示:“愿那些先辈,能在平行时空里看见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盛世中华。”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不少观众通过影像关联现实,感受到历史的重量,表示:“电影带领我们直面历史的真相,每一个人都应该看见。我们没有权利原谅,更没有立场遗忘。”

电影《南京照相馆》让课本中的文字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让孩子了解先辈的勇敢与无畏,更知和平时代的美好与珍贵。如观众评价:“历史已经走远了,但每一次的看见和讲述都是一次接力。”“这种回望和铭记比任何一幕都更有意义。”

电影用影像传递记录指向四个字——不要忘记。

全体主创也在现场复刻“大好河山”全家福。如今山河无恙,88年后的今天,镜头前满是笑容与希望。

南方+记者 刘长欣

编辑 彭奕菲 冯颖妍
校对 叶剑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