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开幕!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媒体见面会在蕉岭举行

作者 陈萍 2025-07-19 08:33

7月18日,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媒体见面会在广东蕉岭县长潭镇白马小广场举行。蕉岭县委书记、蕉华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鸿涛,蕉岭县委副书记、县长、蕉华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裕君,梅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振东,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旭,广东客都文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远航,以及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蕉岭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江市古城区相关领导,上杭县、武平县文旅部门及部分企业代表,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策展人、艺术家和媒体代表等近百位嘉宾共同出席了此次见面会。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由中共蕉岭县委员会、蕉岭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艺琅国际陈设艺术有限公司、广东音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锦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研究院、服务器艺术作为学术主持机构。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作为蕉岭县以“艺术赋能乡村”为抓手落实省委“双试点”使命任务、共绘“蕉岭版丽江”的重要载体,本次媒体见面会主要是向社会各界全面宣告活动启动,系统传递艺术季核心理念、特色亮点及推进计划。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之一,原生跨域艺术家郑泽生作为一个从梅州走出的游子,最终在云南丽江的山水中找到了创作的沃土,也深深参与了当地文旅的实践。他在发言中表示,蕉岭坐拥世界长寿乡的金字招牌、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深厚的客家文化根基和散落乡间的古村落宝藏,它像一块璞玉,蕴藏着无限可能,却也需要一个契机,而艺术,正是唤醒其光芒的钥匙!于是,“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应运而生。“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我们响应国家文旅融合大战略,依托消费促进窗口期,为蕉岭量身定制的‘艺术振兴乡村’的系统工程。”

郑泽生

郑泽生

如何用艺术振兴乡村?郑泽生思路清晰,“首先是以艺术为媒,唤醒沉睡的宝藏;其次,打造‘蕉岭版丽江’的可持续IP;最后是艺术赋能,惠及乡民。通过艺术引流,带动民宿、在地农产品升级、研学旅行等新业态,让艺术转化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探索可持续的‘艺术季经济链’”。

本次艺术季的主题是“万物自得”,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策展人殷嫣介绍,“万物自得”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颢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纵观蕉岭的自然与人文风貌,石窟河以沉默滋养稻茶,百岁长者依四时躬耕,客家山歌应和梯田起伏,古墟商号铭刻晨昏流转。在这里,自然自得,人文自得,天地万物各循其道,生生不息。此次大地艺术季正是要以当代艺术的视角,重新诠释这份亘古不易的天地和谐,用艺术去显露这片土地本有的诗性。”

殷嫣希望能借助先锋艺术家的多元创作,以“四时为尺、田野为砚”,在蕉岭大地上铺展开一幅诗意画卷,唤醒众生静观生命本然的能力。用艺术真正为乡村发展赋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蕉岭、了解蕉岭、爱上蕉岭,让艺术和创意成为助力蕉岭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本次媒体见面会现场,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的LOGO和吉祥物也惊艳亮相——矗立在稻田间、神态可爱的东方精灵“jolele”。殷嫣介绍,“jolele”是由蕉岭县志记载的山野精怪传说孕育而生。设计团队深入山野采风,将客家围屋方正端庄的屋顶轮廓转化为精灵的圆颅,配以锐利的目光,象征对这片土地自然与人文的敏锐洞察;手持毛竹杖,寓意竹报平安、节节高升,也映射客家人尊天惜物的文化基因;脚踩富硒稻田,彰显蕉岭富硒稻米所蕴含的健康与长寿价值。它的形貌与当代潮玩顶流不谋而合,却又深深根植于千年山野传说,展现出“千年山野灵韵碰撞当代潮玩基因”的创意理念。

“蕉岭这座‘世界长寿乡’,就是座免费的超一流天然大氧吧!”参展艺术家代表陈文令在发言中分享了他来到蕉岭的感受。“闽粤赣三省交汇处的独特山水,孕育出植物丰茂、空气极佳的生态奇迹,恰是本届大地艺术季主题‘万物自得’的生动写照。大地艺术季应该是‘姓公不姓私’的,以大地为基、天空为盖,打造自由浪漫的公共艺术空间。今天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艺术家与乡村将在创作中双向赋能、融合共生,共同将蕉岭塑造为‘寿乡画廊·生态明珠’,助力蕉岭建设成可居可游、可商可产、可研学的多元福地。”

据悉,艺术季将于9月下旬开幕,展期半年。艺术季分为创作期和展览期,创作期间,艺术家们将走进蕉岭的山水田园,以大地为纸,草木为笔,尽情创作;展览期间,艺术家们的作品将在广福、长潭、蓝坊、三圳这四个镇展出,届时将免费向公众展出,还将组织科普讲座、文化艺术沙龙、非遗保护及弘扬论坛、古建筑论坛等活动,具体安排将会在开幕式后公布。

截至目前,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参展艺术家(艺术小组)包括:范勃、成卓、渠岩、谭勋、费俊、yif、郑泽生、陈文令、戴耘、曾曦、许仲敏、何崇岳、杨千、张琪凯、麻进、葛宇路、刘耀华、黄道明、童文敏、易承桃、不是美术馆、01艺术小组、服务器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见面会现场还举办了蕉岭县与丽江市古城区友好合作县签约仪式。蕉岭县与丽江市古城区缔结友好合作县,将对两地农文旅融合及战略升级有推动作用,将加速蕉岭从“试点”向“标杆”跃升,并为丽江开拓华南市场锚点,形成“南丽江、北蕉岭”的文旅协同新格局。

据介绍,两地将共享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丽江可输出成熟的民宿运营、文化活化及文旅产业链管理经验,助力蕉岭依托“非遗+研学”、三及第美食等本土资源,加速“艺术+乡村+旅游”模式落地,打造差异化农文旅业态。其次,两地将共建“蕉岭版丽江”品牌,通过导入丽江的文旅IP塑造思路(如束河古镇开发模式),蕉岭可串联石窟河示范带、米香中心等节点;叠加长寿乡中乡青檀古树园周边和高思古民居传统村落,构建“康养+文旅”新场景,提升“世界长寿乡”的品牌竞争力。第三,两地将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交流机制化,合作推动人才互访、艺术家驻留计划,深化客家山歌、纳西文化等非遗互动,培育沉浸式体验项目,增强游客吸引力。最后,两地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效,蕉岭借力丽江的客流引流能力及市场影响力,拓展大湾区客源;丽江则通过蕉岭的“苏区融湾”政策窗口,联动粤闽赣资源,实现双向赋能。

 名片 

广东蕉岭

广东蕉岭,位于梅州市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乡”。这里群山环抱、碧水长流,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如蜿蜒的石窟河、风光旖旎的长潭旅游区,以及桫椤珍稀园等生态宝地。蕉岭是客家民系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晚清爱国诗人等历史名人,并拥有浓郁的客家风情和独特的侨乡文化。当地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富硒土壤,发展绿色建材、现代农业(富硒农产品)和生态旅游,其独特的长寿文化、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田园生活,共同塑造了“寿乡画廊·生态明珠”的迷人形象,是一个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

南方+记者 陈萍

通讯员 丘林强 徐志宝

摄影 徐志宝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