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偶科技(TOALL)近日举办“2025 莲偶科技虚拟现实眼镜新品发布会”,发布“全球首款国产的 VR 眼镜——莲偶 Visual-X 视界1 ”,3.2K 版本售价2999元,4.5K版本售价3299元。
戴上VR眼镜,体验者恍若置身于浩瀚宇宙星空,伸手就能触摸到各类航天器;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一头从侧翼奔腾而过的豹子,卷起一阵尘土,体验者不自觉提起衣袖遮住口鼻……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莲偶科技创始人兼 CEO 许榕介绍,今后,VR游戏和电影都将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进行,看演唱会时,戴上VR眼镜,明星仿佛就在旁边,可以听一场沉浸式演唱会。
“设想一下,当一名钓友在垂钓间隙,躺在椅子上,戴上VR眼镜观影,那么,整个天空都是你的屏幕,目之所及都是屏幕。”他说。
一直以来,VR产业不温不火,一个重要原因是,VR眼镜都太重了,甚至有一斤重,“与其说这是眼镜,不如说这是头盔,不要说打游戏,就是看个电影都很难接受。”许榕说。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为此,莲偶科技死磕减重,比如光学部分,过去用的VR镜片,有几十毫米厚,而现在只有18毫米。
莲偶科技采用了国产化设计方案。许榕说,市面上一些国外芯片,三年才出一款芯片,为了拿到最新款芯片就要一直等。而国产芯片适配灵活性明显要强很多。
屏幕采用的是京东方,许榕说,VR眼镜过去从来没有用过国产芯片点亮过屏幕,莲偶科技开发了自己的驱动程序。
通过超轻材料与创新结构设计,Visual-X•视界得以大幅减轻重量,机身仅重203g。这大大降低了佩戴的压迫感和眩晕感。
国产化过程对整个供应链也是极大的考验。许榕说,不像手机,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需要什么市场上就可以采购回来,但VR产业还有大量的空白供应链,甚至连标准都没有,需要自己和供应商一起探索。
“用什么选材、结构件,我们要有不断制定出标准来,而有些供应商中途更新了材料,又要重新测试。比如,一个面罩要经历上万次挤压测试,如果供应商无法保证品质,我们还要培育二供、三供,即供应链备份。”许榕说。
最后的组装也同样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供应商组装手机、平板都不在话下,但从来没有组装过眼镜,也不知道怎么保障品质检测,就锚定这一个工序,就要用时2到4分钟,而且可能组装完了,有些画面很清晰,但另一部分区域则是模糊的。”许榕说。
“40年前电脑开始普及,打开数字时代大门;20年前,智能手机开始普及,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20年,VR将逐步普及,开启三维时代。”许榕期待行业的“奇点时刻”到来:就在前不久,《阿凡达3:火与烬》预告,电影将于今年12月19日上映。届时观众将有机会感受裸眼3D技术带来的沉浸体验。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当传统影院还在为上座率发愁时,VR电影已经开辟了新赛道。毕竟,对追求新鲜感的Z世代来说,“参与”可比“观看”更有吸引力。
“到目前为止,全球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仍是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在当时,国内的电影院普遍还是胶片时代,而阿凡达的引入,几乎以一己之力把整个国内的电影院提到了数字播放时代。相信随着《阿凡达3》引入VR观影,无疑会对这个行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电影院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其经营非常需要一个抓手,VR观影可能是拯救电影院的一个重要方式。”许榕说,以后VR电影将不再需要大屏,而是从二维到三维的改变。
虚拟现实电影这个曾经的“小众玩具”,如今正冲向主流市场。就在今年4月,《唐宫夜宴》成为中国首部官方认证的VR电影,标志着这个新兴艺术形式终于“转正”。
南方+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