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榜样引领,战鼓催征!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我省生态环境系统一批先进典型获此殊荣。“广东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及《环境》杂志同步开设【绿美先锋】专栏,聚焦先锋风采,讲述奋斗故事,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和生态环保铁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见贤思齐,汲取榜样力量,共绘美丽广东壮美画卷!本期讲述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清远市生态环境局,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谁是清远最“绿”天团?清远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清远市局)必须拥有姓名。
近年来,清远市局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深刻把握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主动融入清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清远生态环保铁军用脚步丈量青山,用科技守护碧水,让“降碳减污”不只是简单口号,让“扩绿增长”看得见摸得着。
连续4年,清远市局在清远市绩效考核中获“好”等次,两度取得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成绩,还斩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这份成绩单,真可谓比北江的水还清澈,比南岭的树还挺拔!
持续攻坚,夯实美丽清远建设根基
为全力攻坚清远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及历史遗留问题,2021年,清远创新建立“一张清单干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工作机制,连续4年滚动查摆、更新重点任务清单,解决重点难点任务108项。2023年,“探索建立有效化解‘楼企邻避’问题的新路径”获评省“苦干实干、争先创优”典型案例。
“周边的空气越来越好,北江的水越来越清,更多不同种类的鸟也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赞美是对我们的努力最好的肯定。”提到近年的工作成效,清远市局局长郑伟斌表示,“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2024年3月26日,清远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伟斌(左三)带队到英德调研
在大气治理方面,清远在“三个一”责任体系和国控站点“站长制”的基础上,优化实施“一日一总结、一月一对比、一季一研判”,每天巡查、每周通报,巡查发现问题从2021年2136个逐年下降至2024年402个,2024年AQI优良率创有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清远市局持续推进优良水体保护,全市109个乡镇级及“千吨万人”以上水源全部划定水源保护区,北江干流水质长期保持Ⅱ类以上,水质综合指数稳定位于全省前列。
针对漫水河流域总磷超标的难题,清远使出了“截治清补管转”六字秘诀,使流域总磷成功削峰,水质实现从劣Ⅴ类到Ⅳ类的蝶变。
在土壤保护方面,清远市局率先开展耕地污染源头成因排查,自2022年以来,清远全市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96%以上。
创新举措,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2025年2月,某企业主动反映其新建项目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环境违法行为。经核查,该企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根据《清远市生态环境局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工作指引(试行)》,该企业近两年来首次违法且主动交待生态环境部门未掌握的违法事实,积极配合调查及整改,违法行为未造成严重的环境及社会影响,符合给予执法“观察期”的条件。
为此,清远市局对其“网开一面”,一边责令其完善环评手续,一边明确告知当事人在观察期内完成整改可依法不予处罚。
该企业得知后,迅速组织整改并在观察期内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清远市局依法对该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豁免处罚金额达到90余万元。
通过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执法“观察期”等制度,清远的环境执法不但有力度,还更显温度。2024年,清远全市生态环境部门豁免处罚违法轻微案件61宗,豁免金额超500万元。
企业的反馈是清远市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一位企业负责人开心地说:“我们前期了解办理环评手续至少需要3个月,现在纳入了试点,节省了前期准备和审批时间,也减少了环评文件得编制费用,对我们来说是真正的利好政策。”
探索优化环评分类改革,是清远市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2024年,清远市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地级市,成为全国14个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城市之一。
2025年3月,清远市局印发《清远市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实施方案》,选取谷物磨制、汽车制造等5个清远本土特色行业的部分工序开展试点,符合要求的项目可取消环评审批手续,直接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清远已为计划总投资超2亿元的4个项目开展上门服务并纳入试点工作,其中2个项目已开始试行投产。
为更好服务企业,清远市局领导班子全员带队下沉工业园区,帮扶指导项目准入、总量指标审核等;在高新区、清城区标准厂房园区创新设立环保帮扶联络点,免费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帮扶指导。
2025年3月以来,清远市局进一步推进“散乱污”场所综合整治,利用无人机航拍进行起底式排查。截至8月4日,共排查疑似“散乱污”场所1117家,完成整治694家,拆除违建面积11.56万平方米,综合整治面积47.14万平方米,为“百千万工程”优质项目落地腾出发展空间。
清远北江天空湛蓝,云朵飘飘
保护优先,筑牢绿美清远生态屏障
为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清远市局牵头编制印发实施《清远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方案》,构建“1+2+200”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行动指南。
同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管、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修复等举措,全市生态系统功能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海南鳽、彩鹮、东方白鹳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纷纷前来栖息、留驻;清远薹草、白湾堇菜等新物种相继被发现,清远大地的物种资源持续丰富,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正成为清远的亮丽名片。
清远市局还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巩固提升生态优势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连州市相继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连南瑶族自治县还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省唯一同时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县,全域协同绿色发展的格局正在清远逐步形成。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清远市生态环境局,作者:江镕、涂琼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