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为扎实推进“护苗”行动,精准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暑期安全与健康成长,2025年7月至8月,阳春市妇女联合会以青春期安全教育为核心,融合心理辅导、法治宣讲、实践体验、文化浸润等多元形式,在全市17个镇(街道)持续开展“春蕾花开”系列关爱活动,累计举办专题活动20场,覆盖600余名少年儿童及家庭,通过“教育+实践+联动”的立体化模式,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兼具安全守护与成长赋能的“暑期大礼”。
精准授课筑防线,自我保护意识入心田
“春蕾花开”系列活动紧扣“青春期安全”核心主题,邀请心理老师、检察官等专业力量,通过互动课堂、案例解析等方式,将自我保护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懂易学的“成长指南”。
合水镇课堂邀阳春一中专职心理老师陈汉颖授课,以游戏破冰,讲解青春期身心变化、自我保护及交往尺度,强调兼顾调适与守界。
在双滘镇、陂面镇等地的“抓牢身体盾牌”课堂上,实验中学心理老师廖倩以互动游戏引入,明确隐私部位范围与自我保护的权利,结合数据与案例讲解侵害形式及应对技巧,强调“遭遇侵害非受害者之错”,消除求助顾虑。
阳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周瑜琳则以“预防犯罪,你我同行”为主题,在松柏镇开展法治讲座。她通过真实案例,破除“熟人无害”“非暴力不算侵害”等认知误区,援引刑法及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条款,清晰解读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强调“性侵害责任全在加害者”,鼓励青少年勇敢维权,让法治精神成为安全防护的“硬核支撑”。
心灵体验促成长,多元赋能润童心
活动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爱心妈妈”志愿者们借机引导孩子守护心灵,让青少年在互动和感受参与中体悟成长意义。
“原来生命这么神奇!”在三甲镇、潭水镇的“我从哪儿来”生命探索课堂上,心理咨询师李汝冰借绘本、游戏等解读生命孕育,融入预防性侵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演练与拍手歌加深记忆,深化自我保护意识。
在河㙟镇的“纸间心绪”活动中,心理咨询师廖倩带领孩子用色彩“对话”情绪:将“蓝色的难过”“红色的开心”绘于纸上,再剪碎拼贴成新画——在艺术创作中学会接纳负面情绪。
在石望镇开展的“爱的语言的学习”亲子非暴力沟通团体辅导中,心理教师陈汉颖带领亲子通过游戏、分组讨论等方式,围绕冲突事件练习体会非暴力沟通的感受和需求,助力亲子掌握温和有效的沟通方式。
多方联动聚合力,守护网络全覆盖
“春蕾花开”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妇联组织+专业力量+志愿队伍+家庭”的多方联动。
阳春市妇联联动阳春市红十字会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社会工作师邱小凤结合本地水域特点讲解原则与急救技巧,还带领孩子们学习衣物收纳,养成整洁生活习惯;爱尔眼科医院给孩子们科普保护视力知识,进行视力检查;手工皂DIY活动,家庭教育讲师刘定林在手作中指引孩子们养成勤洗手、爱清洁健康习惯;两场非遗体验现场,孩子们跟着老师刘定林和陈海怀学做“水拓丝巾”“漂漆扇”,在动手协作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厚植文化自信;在“少年儿童心向党”家风歌曲传唱活动中,志愿者李思晓带领孩子们学唱《花开中国》《时光家书》,将孝亲敬老与廉洁家风教育融入歌声,让“爱家爱国”的种子悄然生根。
从青春期生理心理辅导到防侵害法治教育,从非遗文化浸润到情绪管理疏导,阳春市妇联以“春蕾花开”为载体,将“被动提醒”转化为“主动防护意识”,将“个体安全” 延伸为“社会共识”。
下一步,阳春市妇联将持续深化品牌活动,整合家校社资源,常态化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每一颗“春蕾”都能在安全的土壤里向阳生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妇联力量。
撰文:陈步上 春妇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