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神鸟的岛屿》:海峡两岸少年共同守护神话之鸟

作者 刘长欣 2025-08-26 12:18

为了完成《神鸟的岛屿》,作者陈伟军一年之内五次登上浙江韭山列岛,对一线护鸟志愿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亲历过数次“五脏六腑似乎都被搅动”的剧烈晕船,也见证了燕鸥群如白色风暴般盘旋岛屿的壮美景象。

近日,青年作家陈伟军新作《神鸟的岛屿》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作品以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少年成长、友谊与责任的动人故事,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少年与自然相遇时的真实悸动与状态。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恰逢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于9月在浙江杭州启幕,《神鸟的岛屿》的诞生可谓适逢其时。

取材于真实

描摹人与自然和谐画面

尽管创作基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作品本身却没有一丝沉闷说教。

《神鸟的岛屿》讲述了12岁少年江小鹏暑期探访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哥哥,并参与护鸟志愿保护工作的故事。他结识了喜爱绘画的少女林芊芊、渔乡少年阿海等不同背景的少年,从对护鸟工作的懵懂好奇,到深入了解燕鸥习性、理解保护自然的意义,更在文化碰撞与彼此接纳中实现成长变。

“在上岛前,我就搜集、查阅过很多资料,发现很多媒体的报道总习惯用‘最诗意的工作’来形容海岛护鸟的生活。的确,它满足了很多人内心的遐想:每天可以看海、听涛、观鸟,还有想想就觉得浪漫的海上日出、蓝调时刻、银河星轨……这些如梦似幻的情景赋予了人们无限的憧憬与幻想。”陈伟军说。

然而第一次登岛,就让这个热爱写作的“文弱书生”感到了现实与幻想的强烈反差,岛上护鸟的艰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那些守岛人长年累月待在这座小小的岛上,可以想象他们的寂寞与无聊。他们坚守着这份职责与担当,若是心中没有爱与热情,是断不能长久坚持的。也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有了‘神话之鸟’销声匿迹六十多年后的重新回归。由此看来,他们是伟大的英雄。”陈伟军感慨道。

陈伟军带着新书《神鸟的岛屿》来到韭山列岛。受访者供图

陈伟军带着新书《神鸟的岛屿》来到韭山列岛。受访者供图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的回归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奇迹。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一度消失了六十余年,被多数鸟类专家认为可能已经灭绝,后来被重新发现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保护等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伟军透露,小说中江小鹏的哥哥江大鹏这一角色的真实原型是象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负责人丁鹏,正是中华凤头燕鸥的重要守护者之一。他扎根荒岛十余年,在海岛的风雨与孤寂中,从一个“门外汉”成为神话之鸟最信赖的好朋友。从第一年招引试验的六个月驻守荒岛,到如今创造了累计孵化179只、占全球繁殖总量80%以上的奇迹——这对全球仅200多只的极危物种来说,显然是令人欣喜振奋的好事了。

不囿于方寸

讲述“多维度”的成长范式

陈伟军被丁鹏等志愿者的坚守所触动,也将他们眼眸里的光亮和热爱流淌于笔尖。他将中华凤头燕鸥从濒危到新生的传奇、生态保护等专业知识巧妙地编织进叙事:

如何通过放置假鸟模型吸引真鸟落户实现“人工招引”,如何通过声音回放引导燕鸥识别安全栖息地,自然保护的长远意义是什么……

这些“硬核”科普在少年们的冒险与成长主线中自然流淌,文学性与科普性交织的情节让儿童在阅读间播种下生态保护的理想种子,让守护自然的信念如“神话之鸟”的羽翼般舒展翱翔。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必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解读空间。作品中,三位背景迥异的少年——城市少年江小鹏、热爱绘画的少女林芊芊、海岛少年阿海,在海岛上碰撞出三条交织又独立的成长轨迹。

江小鹏的成长是认知的拓维,他从甘肃来到南方的海岛,经历了南北风光、地域风情的变换,对哥哥的选择从起初的怀疑到理解坚守的重量,少年的知识在好奇中拓展,责任感在一次次历险中萌发。

林芊芊则是三代人传承接力的缩影。她的外公朱同是一位来自台湾的资深鸟类学家,毕生致力于鸟类研究与保护,尤其对“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魂牵梦萦,即使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许多往事变得模糊,但关于“神话之鸟”的记忆碎片却异常清晰。林芊芊的画笔承载着三代人责任的传承,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关注、守护中华瑰宝的无声宣言。

海岛少年阿海和妹妹春草是渔民的后代,他们的父亲叶伯伯在其他原住民迁居他处时却选择了留在小岛上,成为巡岛员。而这一双儿女继承了世代相传的海洋经验,当他们与江小鹏、林芊芊相遇,乡土智慧与现代生态理念碰撞融合,汇聚成守护家园的新路径。

少年们的故事线彼此交织,“神话之鸟”更是贯穿始终的意象,中华凤头燕鸥从濒临灭绝到重翔天际的奇迹,暗合少年们突破自我、成长变的轨迹。当鸟群掠过少年们的头顶,那舒展的羽翼不仅是物种复苏、生态向好的宣言,更是少年在更广阔的生命世界里破茧成蝶、翱翔天际的具象呈现。

南方+记者 刘长欣

编辑 彭奕菲 冯颖妍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