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12年,博罗法院一调化双案

作者 卢慧 2025-08-23 16:26

立秋虽过,岭南的暑气却未减分毫。阵雨初歇,博罗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剑文翻开卷宗,那张边缘卷曲破损的残疾人证仿佛在诉说着十余年漫长的煎熬。

“12年!我一个残疾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整整12年啊!”老林(化名)猛然站起,踉跄着要往地上跪,被眼疾手快的法警扶住。“她把我们两夫妻撞成这样,该赔的钱到现在也没有给全,法官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时间回到2013年,陈姨(化名)驾驶的货车与老林乘搭妻子的电动车相撞,交警部门认定陈姨全责。这起事故,如同一记重锤砸碎了两个家庭的平静。经鉴定,老林构成三级伤残;其妻子构成二级伤残,术后生活无法自理。因货车未购买全险,博罗县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范围内赔偿16万元,陈姨赔偿66万余元,由货车挂靠的汽运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汽运公司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那之后,她只在我上门去要钱的时候零散给过几笔的生活费,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官说他们名下没有财产了,当时还帮我们申请到一笔4万元的司法救助,但是不够,远远不够啊……”老林声音哽咽,布满老茧的手掌反复摩挲着一沓泛黄的医疗单据。

判决生效后,由于陈姨及汽运公司名下均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停滞。至2025年该案恢复执行后,法院依法追加汽运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才从股东账户中强制划扣到19万余元,但仍与判决金额相去甚远。

12年里交替上演的希望与失望,将老林夫妻的耐心一点点消磨殆尽。无奈之下,他们提起刑事自诉,指控陈姨夫妻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双方再次对簿公堂。

“2018年的时候她因妨害执行被拘留过,没多久就买了辆车跑货运。还有,她近四年给老公转账了15万多,故意把资金转移走了!”

“法官,那个货车是租的,有合同可以证明。”陈姨急忙辩解,“这些年我身体不好,只能由我老公去跑车,给他转的都是拉货的辛苦钱和孩子的生活费。现在租车、加油、保险哪样不要钱?我们赚的钱也只够一家子糊口的,你说要赔几十万,上哪里去搞那么多钱唷!”

这起刑民交叉案件,关乎两个家庭的未来。凭借多年办案经验,张剑文深知老林的实际诉求是要拿到赔偿款,而非追究陈姨夫妻的刑事责任,所以一纸判决难以实现案结事了,如果双方继续僵持,很可能会陷入下一个“12年”。在与执行法官进一步沟通后,他决定组织双方调解,试图找到另一条出路。

“你这个是交通事故侵权之债,于法于理都必须履行。”张剑文的语气坚定而平和,“两夫妻正值壮年被撞成重伤,等于断了经济来源,换位想想,他们过得有多难?你们说当年没有偿还能力,现在孩子已经工作了,家庭未来也有了盼头。尽快解决这笔钱,才不会让孩子背着‘老赖父母’的烙印过日子。”

提起孩子,陈姨猛地抬头,态度明显松动。“我们算了算手上能拿出来的,再去借一部分,最多能凑出16万。”

“法官,汽运公司负连带责任,我要求他们也赔偿!”老林同意与陈姨达成和解,但仍坚持要向汽运公司追偿,调解室里的空气愈发凝滞起来。

张剑文思忖片刻,继续做陈姨的思想工作:“汽运公司及其股东的财产已经被查封了,如果他们拒不履行义务,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等多种联合惩戒。能不能跟公司共同协商一下,拿出诚意来取得老林的谅解?”

陈姨皱着眉,沉默数秒后开口:“股东为这事儿确实也在发愁,我再探探口风,争取让他们明白继续拖着没好处。”

经过多轮斡旋,陈姨与汽运公司达成一致,共同赔付32.8万元。老林夫妻签署和解协议,撤回刑事自诉并对执行案件达成和解,两起案件一揽子实质化解。

次日,张剑文收到老林的短信:“法官,钱到账了,我们全家都很开心”。这场横跨民事、执行、刑事三大程序的维权长跑,终于在难得放晴的午后落下帷幕。

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温芷桦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