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阳山:实干笃行促发展 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高质量 立潮头

南方日报  2025-02-05 15:04

俯瞰清远阳山大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城乡风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安乐祥和……阳山上下同心,携手演奏出一篇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动人乐章。

清远阳山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图为阳山县城。唐志光 摄

清远阳山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图为阳山县城。唐志光 摄

2024年,阳山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1—9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排名全市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市排名第三;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9%,全市排名第四。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刚刚过去的2024年,阳山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引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充分抓好统筹调度、细化部署督导,并制定2024年186项重点任务和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阳山县“百千万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典型镇村培育任务清单等,确保“百千万工程”调度高效、各项任务落实有力。

2024年3月,阳山产业园成功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区——清远阳山产业园区,为县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阳山总投资236亿元的55个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10个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22.24%。中国能建西南院计划投资20亿元的乡村振兴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阳山还充分利用阳山小水电、新能源发电、机械制造、碳酸钙、大理石及轻工制鞋等特色支柱产业,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阳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阳山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绿色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20万千瓦。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市排名第三。

阳山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县202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5万亩,清远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等阳山五大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阳山鸡产值超13亿元,阳山西洋菜产值13.5亿元、阳山西洋菜AI推广大使“菜小西”成功发布。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桨板赛、跆拳道赛、登山活动……2024年,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赛事在阳山成功举办,广东省“四个一万”全民健身服务试点首选阳山。一年来,阳山大力推动“体育+文化”“运动+旅游”“赛事+美食”,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走出一条农文旅体康商融合发展之路。

绿美阳山生态建设深入推进。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98.4%。全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00多场,乡村植绿22.09万株。完成林分优化3.76万亩、新造林抚育1.75万亩、森林抚育4.1万亩。持续发展“森林+”新业态,全县林下种养面积15万亩。岭背镇入选“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名单。全市县镇村绿化现场会在阳山召开,肯定并推广阳山绿化工作经验。

生态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态旅游提质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累计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8.52%、51.71%,增幅均为全市第一。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满意度获得感切实增强

阳山全力抓好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对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指引要求,全力抓好5个典型镇、34个典型村培育建设。

制定《阳山县村庄绿化总体规划(2024—2028年)》,重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短板补齐、村庄绿美建设等工作。

美丽圩镇建设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全县207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累计创建美丽乡村1632个。城乡建设风貌显著提升,坚持“风貌优先、光伏赋能”,七拱镇、岭背镇等典型镇“光伏+建筑”试点项目初见成效。3个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县城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全县常住人口连续5年实现净流入。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提能升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水质合格率为100%。

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51人次。近年来,1个镇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5个乡镇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34个村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4年,阳山全年民生类支出33.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95%。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双百工程”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扎实抓好,乡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实现全覆盖。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2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998人。县二中新校区和县第一幼儿园、第三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阳山学校揭牌。韩愈纪念新馆(县博物馆)受到广泛好评,阳山非遗、韩愈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300多场次,惠及群众30多万人次。

县镇村发展潜能持续激发

上下一心共促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了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其中,《阳山县聚焦“四个关键”推动农民合作社提升质量》案例榜上有名。

一年来,阳山大抓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活土地要素潜能,并不断创新民主监督机制。

阳山“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名片进一步擦亮,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工作持续深化。同时,深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乡村运营书写新篇章。

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年度任务。积极推进28个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大崀镇“全链条全覆盖多层次开展人大监督,守住生态环保‘生命线’”被确定为全省人大环境资源领域年度典型案例。

阳山持续推动建筑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并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凝聚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一年,阳山将坚定不移地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引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围绕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等重点任务,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同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撰文:段灿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