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 向新行|江门蓬江:改革攻坚蓄动能,活力新城再出发

作者 郑琦 2024-09-25 06:30

引进湾区人才岛直播电商基地项目、江门市低空飞行器产业服务基地项目;江门市实验中学(高中部)、潮连大道、人才岛通用码头等建设项目顺利完工……近日,位于蓬江区的江门人才岛举行重点项目完工暨2024年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提振决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蓬江迎来建区四十载。在澎湃的改革开放浪潮中,蓬江因解放思想而活,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敢于担当而荣,在经济、民生、人文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

蓬江在经济、民生、人文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蓬江区供图

蓬江在经济、民生、人文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蓬江区供图

迈向下一个四十年,改革攻坚对蓬江仍然具备重要意义。立足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蓬江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为改革赋能。展望未来,蓬江将勃发昂扬斗志,焕发冲天干劲,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活力新城,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蓬江新的更大贡献。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今年,江门市“两优一先”名单公布,梁坤焕名列其中。作为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持把企业每年营业额的5%—6%投入到产品技术研发上,全力开展热封胶带、热熔胶膜等前沿技术研发,攻克了聚氨酯绿色高分子原材料使用、胶膜无缝工艺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改革攻坚,离不开党建引领。近年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蓬江不断建强干部队伍,提升城市党群服务效能,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建立“五联五议”党群议事机制,创新“大党委”资源跨社区共享等模式,成立全市首个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建立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中心,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在科技支撑方面,蓬江区高标准建设珠西创谷,对接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引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设立江门分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蓬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3+2”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摩托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在软硬联通方面,蓬江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出台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等75条措施,在全市率先实现综窗改革和铺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打响“蓬江服务”品牌,加快交通互联互通,逐步构建“五纵五横两环两铁”立体化交通网络,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

蓬江还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建设,全面攻坚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将群华工业区、木朗村级工业园区等13个村级工业园区列入先行启动项目清单、涉及改造面积超2600亩、完成改造后可新增50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固投投资预计超百亿元,其中计划总投资21亿元的杜阮万洋科技城已于近日动工。

蓬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蓬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事业也不断发展。近年来,蓬江区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8所,江门实验中学高中部建成并招生、新增高中学位1200个,建成16个教育集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引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市第二人民医院,4家基层医疗机构与江门市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中心,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中医馆建设;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和“园区技校”项目,每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超1.5万人次,成功打造“零工市场+就业驿站”模式,入选中国就业促进会2023年度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蓬江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事业不断发展。

蓬江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事业不断发展。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百千万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而蓬江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先手棋”,就在于将改革突破贯穿始终。

近年来,蓬江区持续完善“2+6+N”政策体系,实施“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和“比学赶超、赛龙夺锦”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体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

扮靓城市颜值。蓬江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好历史记忆,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启明里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入选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项目。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文商旅加快融合发展。蓬江通过引入一批演唱会、体育赛事、展会,夜经济、碧道经济、街区旅游、美丽乡村精彩纷呈,今年以来2家区级、1家镇级“蓬江优品”直营店开业运营、首批产品名库超400种产品,累计接待游客3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7.6%。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入选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入选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蓬江坚持“一镇一策”,做大做强百亿经济强镇,棠下镇、杜阮镇入选省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建设名单,棠下镇列入以小城市标准建设的中心镇名单;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7+22”条省级典型村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发挥杜阮凉瓜、五洞牛肉等“一村一品”带动效应,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区集体经济持续做优做强;累计打造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和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蓬江乡村粤菜美食游”线路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增绿见美走深走实。蓬江实施“公共植绿”“见缝插绿”“巷道补绿”“厂企增绿”“万户添绿”“商家展绿”六大行动,编制“一村一图”,杜阮上巷凤眼果经济、棠下良溪“古树+文旅”等活力十足,新植树超6万株、完成率235%,打造观澜湖等示范点及党建致富林、工匠林、政法林等主题林36处。

◎案例

康溪工业园:

“村改”加速跑 再造新空间

走进蓬江区荷塘镇的康溪工业园,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加紧施工。与以往破败不堪的旧厂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已经建成,“江门首个村级旧改示范项目”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近年来,蓬江以创新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重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如今,放眼蓬江区各镇(街)、各村(社区),一个个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便包括康溪村工业园。

“我们以村级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万洋众创城项目为载体,持续推进江门市首个村改工业园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荷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康溪村带领村民兴业强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00多万元,同比增长75%,获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康溪工业园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厂房破旧、产业落后、配套不全,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康溪村推行全省首个“公开出让+代建+返租”物业经营模式,引进万洋众创城项目。

具体而言,康溪村将公开出让土地的补偿款交由投资方,代建工业厂房,打造占地约661亩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同时约定,代建工业厂房中一部分属于村集体,该部分厂房由投资方承租10年,租金逐步上调,将给村里每年增加租金1280万元起。

2022年8月,新园区一期145亩建成验收,目前已完成全面招商,成功引进企业50家,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超50亿元。“项目二期正加快推进,计划引进新材料、智能光电等高端产业。据测算,新园区给村集体每年带来的收益将比改造前提升约4倍,土地集约利用更为高效,容积率由1.0提升到3.5。”上述负责人介绍。

采写:南方+记者 郑琦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除署名外)

编辑 梁洁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