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过半地市已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梅州、惠州增速领跑|区域观察

作者 史成雷 2025-04-29 13:00

近日,广东各地市陆续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南方》杂志记者梳理发现,截至4月28日,在已公布数据的16个地市中,梅州、惠州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6.5%、6.4%,领跑全省。

此外,肇庆(5.5%)、东莞(5.3%)、深圳(5.2%)、潮州(5.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5%,清远、汕尾、河源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增速(4.1%)。

梅州、惠州增速超过6%

近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从各地市来看,在已公布一季度数据的16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梅州、惠州是全省仅有的两个增速超过6%的地市。

一季度广东部分地市经济数据。数据来源:部分地市统计局网站

一季度广东部分地市经济数据。数据来源:部分地市统计局网站

一季度,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45.67亿元,同比增长6.5%,领跑全省。具体来看,梅州第二产业增加值111.84亿元,同比增长10.0%,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梅州抓住国家和省支持梅州融湾、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等政策叠加机遇,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从工业园区看,一季度梅州全市10个产业园区(含集聚区)增加值合计增长23.3%,有5个园区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融湾园区增长38.8%。

一季度,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400.18亿元,同比增长6.4%。作为广东第五个“万亿工业大市”,惠州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同样是第二产业。一季度,惠州第二产业增加值723.67亿元,同比增长11.5%,在已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的16个地市中排名第一,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更是大增13.6%。具体来看,惠州两大支柱产业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行业表现强劲,一季度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加值增长13.1%,电子行业增长15.9%。

一季度,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8950.49亿元,同比增长5.2%。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大市”,深圳一季度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3%。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一季度深圳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8.2%、40.1%。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以工业著称的深圳,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5994.19亿元,同比大增6.0%,起到了很好的稳经济作用。

当前,广州产业转型的结构性调整仍面临不少压力,但随着一系列政策加力显效,经济大盘“稳”的态势不断巩固。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7532.51亿元,同比增长3.0%。广州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七成,一季度,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5789.97亿元,同比增长3.7%,对GDP增长贡献率超九成。在工业方面,近几年,作为广州第一支柱的汽车产业步入深度调整期,但随着新能源车逐步发力,汽车产业呈现企稳回升势头。一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降幅加快收窄,3月单月实现增加值增长11.5%。

作为广东经济第四城,同时也是广东第四个万亿级城市,东莞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开局良好。一季度,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2981.58亿元,同比增长5.3%。东莞是全国外贸大市,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563.5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东莞同时也是制造业大市,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作为主导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百千万工程”成效初现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在粤东西北12个地市及惠州、江门、肇庆3个地市打造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有力带动了15地市经济发展。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检验之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5地市中已有12个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梅州、惠州、肇庆、潮州、汕尾、清远、河源7市跑赢全省,梅州、惠州、肇庆、潮州增速超5%,充分显示了“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效。

一季度,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620.16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35.10亿元,同比增长5.8%。在吸引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肇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近年来,在广州企业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肇庆高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已汇聚了8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今年一季度,肇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

潮州是一座“小而美”的城市。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13.74亿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4.6%、5.1%,较为均衡。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潮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7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4,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浙江省2024年水平(2024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3)。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史成雷

【实习生】李文 卢慧珊

【制图】李文 卢慧珊

【本文责编】郭芳

【频道编辑】李晓霞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编辑 李晓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