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定,是什么香飘百年,味动海外?
肉桂一定是答案之一。作为罗定最知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是所有罗定的集体记忆,故土乡愁以那郁绿和棕褐为底色,凝缩了一方水土和历史文化的精髓。
低调的罗定,可以说凭肉桂让人疯狂“上瘾”——这里出产的肉桂因优质而畅销海内外。近年来,罗定市大力发展肉桂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世界肉桂看中国,中国肉桂看罗定”的故事,要让更多人知道。
物华天宝,贵气十足
肉桂,土生土长的东方香料,在中国有着古老的使用历史。《楚辞》里多次提到肉桂的特别香气。《说文解字》中提到,因其皮、枝、叶、花、果、根等全身皆具有药用价值,故桂有“百药之长”之称,肉桂则是其中的名贵存在,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驱寒止痛、温通经脉等功效。
在广泛种植肉桂的广东、广西地区,罗定肉桂独树一帜,香味已传千百年。
从地理看,肉桂喜湿热、爱酸性土壤,而有着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赤红壤、充足降水的罗定占尽了肉桂种植的“天时地利”。
从历史看,早在秦汉时期,罗定就开始种植肉桂。康熙年间,《罗定州志》提到“桂”,在当时的14种林木特产中排位第4;到公元1850年,大规模种植就此兴起。
从文化看,肉桂的“桂”字与富贵的“贵”字同音,罗定人在种桂中许下对富贵吉祥的渴望不少罗定人遇上进宅、结婚、生子、祝寿等喜庆之事,都会在宅前宅后种上一两株桂树或择取鲜桂枝叶供奉,祈求富贵吉祥。
树干去枝、标记分段,环剥开皮,再用特制的牛角板轻轻起皮,剥离下湿桂皮。
树干去枝、标记分段,环剥开皮,再用特制的牛角板轻轻起皮,剥离下湿桂皮。
历史积淀了厚度,品质托举了品牌。罗定肉桂以其肉厚、味纯、质高、药用和调味食用兼优而闻名,其肉桂醛含量高达90%,灰分含量低于2.5%,制成香料后呈现口感光滑的特性,被称肉桂之上品。
可见,罗定肉桂是“肉桂家族”中不可多得的优质品种。有本地诗人为此宝作诗曰:“物华天宝喜生财,连片金山碧玉栽。为向榃滨沾贵气,振衣快步且登台。”
诗文情景交融,说的就是榃滨镇,罗定肉桂的主产区。登上观桂台,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连片种植的肉桂林,馥郁炽盛的甜香令人心旷神怡。
据统计,罗定市的肉桂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主要集中在榃滨、泗纶、附城、黎少、连州、加益、龙湾等7个镇街,其中榃滨镇种植肉桂面积14万亩,全市桂皮年产量达3万吨、桂油年产量达1500吨,年产值超过13亿元。
从数据来看,肉桂已成为当地强镇富农兴村的重要产业,小小的肉桂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而罗定人也十分珍惜这自然的馈赠——先后斩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气候生态优品”“中国道地药材”等国家级荣誉和“广东十件宝”“广东名南药”等省级荣誉。
肉桂粉与咖啡的结合。广东肉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肉桂粉与咖啡的结合。广东肉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多元发展,“七十二变”
8月盛夏,看过桂交易博览中心、肉桂主题公园,走过一个个肉桂加工厂,只见高速旁笔直的肉桂树连片成山,厂房内无不整齐码放着成扎的桂皮,弥漫着浓郁芳香。罗定,的确是肉桂的世界。
肉桂,全身都宝贵,这句话在罗定有了生动的印证。无论是食物,还是生活家具、护肤用品,到处都看到了肉桂的身影——
由树干剥下的树皮“肉桂皮”,或直接做中药药材和调料品,或加工成粉,用于配制糕点、冰淇淋甚至饮品。已剥皮的树干“桂柴”常用于火锅底料或腌制肉的调料,而末梢小枝“桂枝”,气味更温和,常用于泡茶,甚至用于化妆品、香囊等调香。
可以说,罗定把肉桂产业做出了“花”。据不完全统计,罗定深挖肉桂资源、推出了137种产品。除了熟知的桂皮、桂油、香囊,还有桂木家具、凉席、筷子、肉桂养生枕等创新产品。
甚至可口可乐的“灵魂”,也与肉桂有关。可口可乐的中间商每年都会来到罗定,采购本地肉桂提炼出的苯甲醛。
目前,肉桂及其衍生产品初步实现了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日常用品“五品”领域全覆盖,在探索“产、学、研、医、植、游”一体南药发展模式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如今,肉桂全产业链在罗定逐步成形,桂皮、桂油产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也为全国的桂油、桂皮贡献了20%以上的出口销售率,出口至印巴地区、中东地区,备受国外买家的青睐。
如今,肉桂的药用价值已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其衍生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多样化的产品,拓展了产业链,也让肉桂更“宝贵”,全球肉桂产业市场价值来到了60亿元。
端为宝地灵气森,香飘四海富农人。产品多样化的道路上,肉桂的带富力凸显。
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铺开后,罗定肉桂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不少企业通过产品质量提升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罗定肉桂”的使用权,肉桂生产商及桂农的收益也变得十分可观。
礼盒式桂皮。
礼盒式桂皮。
在全国人大代表李小兰看来,肉桂是极具潜力的富民兴村产业。她所在的黎少镇隆久村目前种有300亩的肉桂树,都是个体农户种植。粗算一笔账,桂皮每斤7元以上,桂叶、桂木也都能卖钱,一年下来村民靠这300亩肉桂就能实现增收20万元以上。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她还提出了在广东广西一带布局建设国家级肉桂产业园区,逐步形成种植、研发、加工、仓储、贸易、康养全产业链的建议。
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当地还走起了种植、加工、销售和旅游康养一体化的开发路径,罗定美丽田园精品游线就有“罗定市金滩肉桂文化村→肉桂主题公园”的路径,“寻香而来,带桂而归”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作出新注解。
走出国门,香飘海外
“三十而立的云浮活力无限,已经与RCEP紧扣在一起!”近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来到云浮座谈交流。近年来,云浮纵深实施“东融湾区、西接RCEP”策略,利用叠加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务实性的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赢得了早期收获。
对于早有出海经验的罗定肉桂来说,这番机遇自然没有错过。在2023年中国(广东云浮)—RCEP产业合作大会上,RCEP南药(肉桂)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新平台将积极推介云浮市南药(肉桂)等特色产业,全面拓展和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罗定肉桂的出海基础十分扎实。近年来,经罗定出口的桂油和桂皮,连续多年超过全国肉桂产品出口总量的50%,远销越南、欧美、日韩和印度等地,因此有了“世界肉桂看中国,中国肉桂看罗定”的说法。
在罗定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看来,“罗定肉桂产业,方兴未艾”。这部分发展空间,存在于精深加工技术和精细化产品。
年轻态、精细化的产品包装设计。
年轻态、精细化的产品包装设计。
吴觉醒就是有志推动罗定肉桂“大有作为”的青年之一。他在外出创业后回到云浮,2022年推出无核黄皮饼中秋太空系列产品,大受欢迎。去年起,他围绕罗定肉桂开发产品矩阵,创办“肉桂关怀”品牌标志,带领团队将肉桂作了年轻态、精细化的产品开发、品牌推介和包装设计,并积极开拓国内与跨境电商市场。
“罗定肉桂,一定能出一个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吴觉醒很有信心,同时也看清了问题。“然而要解决的事很多,包括源头的标准化种植采收,链条企业深度挖掘产品适用应用场景和人群。肉桂是国际上通用的受众产品,要懂得借助东风,从而更好地进入受众国的消费市场。”
作为主产区,榃滨镇正在探索建立一个肉桂标准化仓储集散基地,把桂皮、桂粉、桂油、苯甲醛等产品分等级按标准存放,借此掌握国内外肉桂原材料供应商话语权,一个“全球设计+榃桂原料+全球市场”模式的肉桂产业设计中心也在酝酿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在肉桂产业化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端起了“肉桂饭”,崔彩婵就是其中之一,她见证了小小肉桂为家乡带来的巨变,也希望为“肉桂之乡”出一份力,在产品研发、标准化清单、流水线作业等步履稳健。
空间载体方面,罗定已成功申报肉桂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肉桂文化节人流如织。广东药科大学工作人员透露,他们计划在罗定设立广东药科大学罗定肉桂产业发展中心,引入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在食品、药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方面进一步挖掘肉桂的附加值。
走上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道路,产量到质量实现了双上升,一片肉桂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生命力,罗定与肉桂正在“双向奔赴”。往来罗定,请带上一份肉桂,轻轻剥开,尝尝罗定的“鲜气”。
【档案】
罗定市,是全国最大的肉桂产区
有“中国肉桂之乡”的美誉
此地出产的肉桂香气浓郁持久、甜辣适中
远销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气候生态优品
是广东“三大山林特产”之一,广东十件宝之一
小小肉桂,浑身都是宝贝
桂皮是肉食烹饪的重要调味品
桂叶可以加工成桂油、香料
桂枝片是制药的原材料
还是可口可乐的原料之一
在产业壮大路径中
罗定肉桂产品向食品、药品、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五品”方向深度研发
通过制定标准、打造品牌、纵深加工等方式提升市场话语权
酝酿着“世界肉桂贸易中心”的宏大愿景
【出品】罗定市农业农村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云浮记者站
【策划】雷贤辉
【撰文】崔洪铭
(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