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过亿级人口流动,广州交通有个“智慧脑”

作者 郑慧梓 2025-03-14 09:00

在“全国最繁忙高铁站”广州南站,进站的列车送来一批又一批的旅客,而在旅客到达南站之前,准备接驳的出租车、网约车、公交地铁等疏运运力早已就位待命。

今年春运,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各大交通枢纽站场忙而有序。有人说,春运的感觉“淡了”,过去大规模人流集中迁徙带来的拥挤感和等待时间少了。

但从客流数据来看,广州春运的体量并没有减弱。今年广州以1.9亿人次的客运量、4.5%的增长量突破历史纪录,仍然稳坐全国“春运大市”之位。

为何客流在增长,人们对春运的感知却淡了?

其背后既源于春运客流高峰从集中变得分散,更来自城市交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多年来,广州春运交通运输保障措施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中优化和完善,要支撑城市过亿级人员流动顺畅,“上科技”是提升管理能级、量级的必然手段,为其提供数据科技支撑的“智慧交通”各系统建设功不可没。

日均数据增量10亿条,“视数融合”促运力组织精准高效

走进广州交通信息指挥中心,通过“智慧交通”系统操作面板,可以实时获知白云机场、白云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站等重点交通枢纽站场的站场饱和度和客流量,未来1小时到达和发送的航班列车班数、可能晚点的班数。

再点击具体枢纽站点,当天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地铁客流实时数量,以及当天累计流入、流出数量清晰可见,还可调出枢纽站广场、出租车候车区、附近道路车流情况视频监控,辅助了解枢纽附近交通情况。

数据量化分析、视频直观呈现,“视数融合”下,指挥中心值班人员便可精准预测枢纽站点客流变化,根据当前运力情况提前调度、储备运力,即使短时到达人数突然增加,也能凭借数据提前预判、提前准备,快速疏散,避免客流淤堵,从而为旅客提供快捷、顺畅、便利的出行体验,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品质。

交通运输组织的“精准高效”,意味着从供给量来讲,运力既不短缺、也不浪费,比如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分析出租车的驻留时长,辅助车辆调度决策,从时间上来讲,运力到达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要刚刚好。

如何把握“刚刚好”的度?这需要大量数据来准确实时掌握城市交通运行情况,支撑交通运输组织更精准、更高效。

数据,是信息时代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智慧交通”系统搭建最基础的“材料”。

作为“春运大市”的广州,各类道路交通资源多、量大,要全面采集并非易事,既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协作,也需要构建行之有效的分析模型解构城市交通的运行规律和特点,让海量数据真正为交通综合治理所用。

“智慧交通”系统迭代的过程,也是数据采集覆盖面拓展的历程。

“早期的交通信息数据仅来源于2万台营运车辆,后来随着卫星定位、高速ETC、视频卡口、道路测速等数据接入,系统信息数据采集覆盖面由城市道路向高速拓展,数据采集的样本量也增加至30多万台营运车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科技信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智慧交通”系统新增接入多个综合枢纽视频资源,将民航、铁路、公路等营运交通方式的班次、客流等关键数据汇入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手机信令实时分析各场站人数的动态变化,更精准地掌握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与运力情况,更及时有效调配疏运运力。

如今,“智慧交通”系统每日数据增量可达到10亿条。

交通方式全感知,海量数据支撑城市“大交通”

目前,广州已经构建起“一个中心、三大平台”(即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感知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智慧交通体系,覆盖行业应用、公众服务等领域,“智慧交通”系统正是其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海量数据支撑下,“智慧交通”系统可实现各类交通方式全面感知。多年数据累积,“智慧交通”系统的数据库已积累6000亿条数据,实现状态可监测、异常可预警、过程可回溯,辅助交通趋势预测、交通疏导、行业管理等。相较于传统坐阵现场人工评估情况再做出决策的方式,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为道路管养、综合执法、交通行业管理等提效赋能。

在广州公交站,扫码“实时公交”打开小程序,或打开有实时公交位置显示的地图APP,候车乘客就可立即获知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预估的抵站时间,让等车心中有底。

除了让乘客端实时感知公交位置,在管理端,广州在全国实现首个大规模公交智能排班调度应用,综合考虑资金维修、车辆周转、维修保养路况等因素,可节约10%以上运力,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目前该技术已向全国10多个城市推广。

在科技执法方面,其搭建了全国首个交通运输领域视频智能化分析应用平台“交通慧眼”,全市数十万个视频接入交通慧眼平台,通过研发的40余种视频智能识别算法,能够对重点车辆营运特征、违规行为等智能识别与综合分析,以线上科技执法,结合线下人力执法,实现执法的全覆盖。

不久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收到乘客反映“从白云机场到北京路被收取245元”情况后,在乘客无法提供准确车牌的情况下,借助“智慧交通”系统,筛查出租车营运数据及监控视频进行比对,最终锁定嫌疑车辆并完成当事司机违章证据收集。随后,执法人员约谈车属公司,并对当事司机以涉嫌违规收费进行立案处理。

交通管理精细有力,才能切实维护市民合法权益。

对市民通过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广州交通”微信公众号所反映的服务质量投诉,广州交通运输部门有3个百分百的承诺,即“100%调查、100%回复、证据确凿100%处罚”,敢于承诺的背后,也依赖于“智慧交通”的完善与强大。

从诞生至今,系统累计获得世界智慧城市中国区出行大奖、世界C40城市“绿色技术”奖,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省智能交通科技奖等奖项超过40项。

如今,“智慧交通”系统不仅为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城市治理的其他参与者提供服务。系统的使用场景,也从电脑端向移动端扩展,移动交通指挥APP能够实时展示民航铁路班次客流等信息,对激增客流,市内交通运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支撑信息调度,客流分配的工作,助力广州每年春运客流中的5000多万人次平安有序出行。

广州,一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城市。超大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城市建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重塑城市结构与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

在交通治理领域,广州以“智慧交通”系统的搭建,探索出一条“视数融合”、多方参与、数据共享、运力组织精准高效、行业管理透彻有力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路径,在数字智能时代,助力广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先行示范,更好发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作用。

南方+记者 郑慧梓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