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这家药企,竟让美国巨头颤抖!|鹏友圈,时长共3分21秒)
广州这家药企,竟让美国巨头颤抖!|鹏友圈
前几天,A股医药板块被一家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药企猛烈地震了一下。
百济神州市值突破3000亿元,反超恒瑞医药登顶“中国药王”!
百济董事长兼CEO欧雷强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预计转正。八年烧钱近700亿元,终于要赚了?
百济的当家产品是血液肿瘤抗癌药泽布替尼,2019年,其成为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也是首个跻身全球前三的中国原研药。
这颗小药丸,彻底改写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尴尬历史。
因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百济被行业称为创新药“赌王”。今天,鹏友圈用三个真相告诉你,百济如何从“赌王”到A股市值的新“药王”。
营收真相
2024年,百济全年总营收达272.14亿元,同比增长56.2%。产品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百悦泽(泽布替尼)和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两款重磅原研药。
其中泽布替尼贡献了188.59亿元,是百济真正的“印钞机”。
在医药界,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被称为“重磅炸弹”。2023年,泽布替尼的全球销售额就达到13亿美元,成为国产抗癌药中首个且至今唯一一个“十亿美元分子俱乐部”产品。
泽布替尼最大的市场是美国,欧洲紧随其后,中国则是第三大市场。
在血液肿瘤药市场,雄踞全球多年的是强生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可替尼。能抢了这些老牌药企的市场份额,百济凭什么?
烧钱真相
2017年至2024年,百济8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达700亿元,同期的营业收入总和累计约700亿元。
也就是说,收入多少,就花多少,“烧钱”力度100%,研发投入在国内上市药企中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泽布替尼是一种BTK抑制剂。BTK是癌细胞生长的“开关”,BTK抑制剂就是关停这个开关的。但在断电过程中,容易误伤其他健康细胞,造成大面积“停电”。泽布替尼像是装了“智能巡航系统”,能精准“拉闸”,给癌细胞“断电”。
这个突破性的研发让泽布替尼通过了FDA最严苛的头对头试验,这也是国产新药首次在优效性研究中击败欧美重磅药物。
对比强生“药王”伊布替尼,结果显示泽布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双优!
目前,泽布替尼已成为全球获批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在全球超过70个市场使用,新开处方中的市占率已经跃升至全球第一。
当然了,不仅仅是泽布替尼,百济还藏了一堆“后手”。目前布局的多款产品有望达到销售峰值至少超过20亿美元的目标。
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这两年就是百济研发创新疯狂兑现的关键时期了。
效率真相
从研发、临床试验,到商业化,再到大规模销售,百济拥有极致的生产效率,在广州、苏州和美国新泽西州都布局了生产基地。
百济创始人王晓东说,“百济神州进驻广州,是‘All in’”——把所有的牌都压上了。
2017年,百济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在知识城启动建设,两年竣工。2020年,第二工厂竣工。2021年底,生物岛创新中心正式启用。2024年4月,抗体偶联药物(ADC)生产园区竣工启用,成为ADC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基地……
9年间,百济便在广州实现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全链条布局。广州生产基地产能从2000升爬坡到65000升,成为当前亚洲地区大分子生产最大的基地之一。
当前,“AI+医药”被认为是最具商业化价值的领域,它能加速新药研发的效率,特别是在肿瘤学领域。统计数据显示,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Ⅰ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80%-90%,而历史平均水平约为50%。
年初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百济副总裁王英群透露,广州基地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全面迈入了工业4.0的可视化阶段。未来2-3年,百济计划探索局部区域的AI智能预测和自治。
这家以自主创新率先“出海”,以资本溢价在股市“出圈”的中国药企,正在改写全球新药研发的“游戏”规则。
策划:龚晶 陈思勤
统筹:陈思勤 李鹏程
文案:南方+记者 陈思勤
配音:南方+记者 李鹏程
剪辑:张晓晨
设计:叶颖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