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薪火|东莞中学:五大维度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教育莞家 2025-01-01 18:42

【编者按】

12月31日12:00,2024年度东莞教育系统“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主题视频第十一期(总第三十7期)上线南方+。值东莞党组织成立100周年,本期主题视频推出特辑,通过寻访莞邑校园红色基因,对话工作于斯、奉献于斯的教育人,一起探寻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信仰之源,感悟教育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育人情怀。

南方+二次梳理视频,一起来看以东莞中学、厚街镇前进小学、高埗镇东圃小学为代表的东莞校园里的红色故事,以及学校如何传承弘扬发展红色基因,并融入到办学育人全过程。

07:47

传承百年薪火|东莞中学: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创办于1902年9月的东莞中学,进步青年集聚,红色基因由来已久,1919年前后,一大批在北平求学的莞中校友,不断寄回宣传新文化、新道德以及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书刊。

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东莞,莞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迸发,他们追求科学、民主、进步,逐渐形成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学风。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后,各地党组织相继建立。1922年3月,在广州当工人的东莞中学校友莫萃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第二年10月,他回洪屋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直辖东莞支部,任支部书记;1924年11月,莫萃华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蔡如平、蔡日新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莞第一批共产党员。

为了发展东莞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莫萃华回到母校,宣传革命真理,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同学。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东莞县第一个支部在东莞中学成立。从此,东莞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百年风华,党旗飘扬。穿越厚重的历史,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回望来时路,每一张面孔、每一个故事都在提醒我们,今日的朗朗书声,正是峥嵘岁月的珍贵续集。让红色精神根植于心,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这是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东莞市东莞中学退休校长何立民,亦是东莞中学校友。他于1953-1959年到东莞中学念书,回顾过去,他坦言当时虽然经济比较贫乏,但学校很多活动,在学校党团组织、学生会等组织带领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得到非常大的锻炼。

“后来我回到学校当老师,压力是非常大的,当上校长压力更大了,怎样弘扬东莞中学优秀的文化,我一直有这种责任感。”何立民说,学校100周年校庆前,一直宣传“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思想,“一百周年校庆后,结合时代特色我们梳理了另一个课题,‘莞中为我争荣耀,我为莞中添光彩’,在这种教育氛围下,学生非常受鼓舞。”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从东莞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莞中人又当如何书写教育的未来诗篇?

东莞市东莞中学党委书记黄灿明说,生于新中国、长于红旗下,他们感恩历代莞中人为师生创造的光辉业绩、感恩前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引领、价值传承、精神激励、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这是莞中人的使命担当,也是他们对东莞党组织成立100周年光辉历程的最好传承‌。

他介绍,发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学校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类文化资源,编订《学校年鉴》、建设莞中文库,每年为新生作校史校情专题讲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影响师生。围绕“东莞第一个中共支部机关”旧址,东莞中学还将深入挖掘了校园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景观,建设红色主题讲堂和红色教育广场。

“未来,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践行教育家精神,从党建引领、文化赋能、师资优化、课程提质、示范引领等五个方面,不断深化办学文化内涵,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的莞中智慧、莞中力量。”黄灿明如是说。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视频:南方+记者 孙俊杰

剪辑:黄新花

编辑 毛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