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岭镇南清村:以“全域旅游”为引擎,绘就“云上南清”新画卷

今日电白 2025-02-11 08:24

在电白区黄岭镇,群山环抱的南清村正以“全域旅游”为发展主轴,依托浮山岭的生态优势,通过“民宿+乡村文旅”融合模式,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南清村以“云上南清”为品牌定位,将废弃矿坑变生态景观、油茶产业拓产业链条、党建引领促治理升级,全力打造“生态康养·度假仙境”的农文旅新名片,成为粤西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生态筑基:

从废弃矿坑到“天鹅湖”,重塑绿水青山新图景

从汕湛高速黄岭出口到南清村9公里多,全程沥青公路,交通便利。南清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1.31%,素有“国家森林乡村”之称,曾经采矿业留下了4个深达数十米的废弃矿坑,成为生态修复的难题。近年来,南清村以“变废为宝”为思路,将矿坑打通串联,规划改造成人工湖景观“南清天鹅湖”,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域功能,并增设环湖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使其成为集观光、休闲、垂钓于一体的核心景点。这一改造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更成为乡村振兴中“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

同时,南清村依托浮山岭的独特地缘优势,将山间溪流、瀑布、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整合,打造“山水画卷”般的生态景观带。游客可沿新修的登山步道深入山林,感受“云烟升腾、绿树环绕”的天然氧吧,或于村中“柿柿如苑”院落品尝凉粉草、山水豆腐花等特色美食,体验“慢生活”的乡村魅力。

产业赋能:

油茶为媒,延伸“农业+文旅”产业链

油茶是南清村的核心产业之一。全村种植油茶近千亩,户均面积达0.64亩,油茶果榨取的茶油市场价约100元/斤,茶枯还可制成肥料,形成“全身是宝”的经济链。为深化农旅融合,南清村策划了“油茶丰收采摘”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采摘、体验榨油工艺,并通过有奖问答普及油茶知识,提升品牌认知度。

此外,南清村还以“南蕉”为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品牌,推出南蕉采摘、品鉴活动,结合轻奢民宿、农家乐餐厅等业态,形成“观光+采摘+餐饮”的闭环体验。例如,“柿柿如苑”餐厅由村集体公司运营,食材取自本地“体验菜园”,既保障了食材新鲜度,又带动了村民增收。

民宿经济:

打造“云上南清”的乡村旅居新体验

南清村将民宿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通过风貌提升和设施升级,将传统农房改造为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轻奢民宿。村内已完成20多栋民房外立面改造,并配套建设“农家小苑”、停车场等设施,既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又满足了游客对舒适度的需求。

在浮山岭景区联动下,南清村推出“民宿+森林康养”“民宿+研学”等主题产品。游客可入住山间民宿,清晨徒步浮山岭观云海,午后参与油茶工坊的手作体验,夜晚围炉烤全羊、品柠檬茶,形成“一日跨四季”的深度体验。此外,村内还规划了林下拓展基地、“一米艺术阳光”菜园等互动项目,吸引家庭游、研学团队,进一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党建引领:

三级联动机制护航“百千万工程”落地

南清村的蝶变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高效治理。通过建立区、镇、村三级“线上+线下”沟通协调机制,每日跟踪项目进展,确保规划精准落地。例如,青石板路改造、环村步道新建、农房风貌提升等工程均按节点推进,村内交通隐患路段变为硬底化观光步道,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茂名市副市长、电白区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雪山在调研中强调,镇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一线参与者和推动者,要学习先进经验,又需结合本土实际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去丈量乡村振兴发展新成果。

未来展望:

构建“全域旅游”生态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年电白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南清村召开后,南清村将迎来新一轮建设成果。未来,南清村计划与浮山岭景区深化联动,推出“生态康养度假区”“非遗文化体验线”等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南清茶油”“南蕉”等特产,实现“游客引进来、产品带出去”的双向循环。

从“废弃矿坑”到“天鹅湖”,从“油茶种植”到“农旅融合”,南清村以“全域旅游”为笔,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云上南清”正以生态为底色、产业为动能、民宿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的无限可能。这里不仅是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更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谢文明

图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崔华星

--------------------------------

编辑:晨希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与视频可能源于网络,如涉权属争议,联系即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