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性治理,彰显大城温度;推广积分制,实现“善爱圆梦”;以“四强四促”,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以精细治理打造城乡新貌……佛山南海,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总是不断涌现出新的经验。
在2月6日召开的2025年南海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南海区多个部门、镇街和社区分享了相关改革经验和计划。其中,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狮山镇、九江镇下北社区就推进柔性治理作表态发言,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大沥镇、丹灶镇南沙社区就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作表态发言。
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何能够一马当先?
请为最打动你的经验和做法点赞!(可多选) 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动员多元力量,扎实推进柔性治理 狮山镇:以柔性治理彰显大城温度 九江镇下北社区:善爱汇聚 深耕善治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大沥镇:以“四强四促”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 丹灶镇南沙社区:以精细治理打造城乡新貌 提交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
充分动员多元力量,扎实推进柔性治理
社会治理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促治理,制定新市民融合工作意见,出台新一轮全域“创熟”三年行动计划,谋划2025年基层社会柔性治理重点工作任务。
接下来,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将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着重提升四个能力,推广更有温度的柔性治理。一是深化全域“创熟”,提升社会动员能力。二是建设“两社三中心”,提升社区运营能力。三是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提升“联新暖新”能力。四是聚焦“社工+慈善+志愿服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区委社会工作部将加强部门联动,抓好任务落实,提升柔性治理效能,为南海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贡献力量。
狮山镇:
以柔性治理彰显大城温度
作为产业大镇、人口大镇,狮山拥有近120万常住人口,其中近80万人为新狮山人。如何管理好、服务好如此庞大的人群,让百万狮山人在此安居乐业、实现梦想,是狮山下阶段努力的重点。当前,单纯以刚性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已然无法满足需求,唯有以人为本、刚柔并济,社会治理才能更灵活有效,才能实现“大城小爱”,为南海柔性治理打造狮山的样本。
接下来,狮山将从六方面发力。一是治理与服务兼施,服务为先。二是关怀与治理并行,以民为本。三是经营与治理交集,经营为脉。四是人文与治理并重,欢乐和谐。五是土生与新民互融,大城小爱。六是政府与社会合力,全民共治。狮山将不断加以优化和提升,以柔性治理提高城市软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建设华南产业高地、湾区梦想家园筑牢坚实基础。
九江镇下北社区:
善爱汇聚,深耕善治
下北社区位于九江镇南部,辖区面积约3.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创熟”工作为纽带,通过志愿积分制、慈善基金关爱帮扶、“四小园”自转运行等措施,打造“善爱下北”品牌。
接下来,社区将重点推动“三善”工程建设,以“善育”养成“善念”,以“善念”促动“善行”,以“三善”工程解锁社区善治密码。一是聚焦“善育”工作,科学搭建和完善小候鸟驿站、潮创小院等教育阵地,链接各方教育资源。二是培育“善念”思维,结合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家风家教、乡风文明等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向善行善的思维。三是形成“善行”习惯,开展美家行动、爱心义卖等活动,志愿服务队发挥榜样力量,让善爱成为推动社区前行发展的强大正向能量。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
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是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之举。前期,南海作为广东省唯一同时参加了两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健全完善了分配资格认定管理、全流程审批、有偿使用、流转管理、农民公寓建设等多项机制,形成了南海经验。
下阶段,南海将继续以探索实践强化赋能。一是坚持系统谋划,强化一体推进,重点在村庄规划、闲置盘活、村民公寓、审批服务、违法监管等五个方面发力。二是坚持抓好重点,强化以点带面,在每个镇街选择一个村居积极稳慎推动试点探索。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精准施策,在制度设计上为试点村进一步赋权。四是坚持长效机制,强化规范管用,尽快推动形成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利用格局。
大沥镇:
以“四强四促”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
大沥镇拥有宅基地约9.2万宗,登记出租屋约4.3万栋。根据房屋建筑形态旧、村集体经济实力强、村集体两委班子统筹能力强、新建选址位置好这几个指标,大沥在全镇范围筛选,最终选取沙溪社区作为试点,通过“四强四促”探索实施村民公寓腾挪建设,推动集体用地高效利用、集约开发。
其中包括强规划促长效、强腾挪促建设、强监管促规范、强宣传促推广。大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宣传“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等宅基地管理政策,分享成功改造利用案例,让村民主动参与进来,形成共治共享共建良好局面。
此外,大沥积极推进集中式员工租赁用房建设,促进村民、新市民融合。目前,大沥凤池社区已建成180套,建筑面积1.27万方;沥东社区拟建设715套,面积5.22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动工。接下来,大沥将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丹灶镇南沙社区:
以精细治理打造城乡新貌
南沙社区曾诞生南海第一个“万元户”,一直都有着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作为全区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的试点,社区将传承改革精神,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宅基地管理水平,力争交出满意答卷、展现南沙担当。
其中,一是规划先行,规范村庄建设秩序。南沙将努力编制一份村民认可度高、可实施性强的村庄规划,以规划引领宅基地建房的空间和时序。二是建设公寓,积极引导村民上楼。目前,南沙社区计划建设230套村民公寓。三是提升风貌,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南沙邀请艺术家进行设计指导,统一设计出具有南沙特色的自建房风貌图册。四是强化监管,合法合规用地建房。南沙将持续强化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机制,探索建立村民积分制度。未来,南沙将努力实现村庄建设有秩序、村民居住有保障、农村风貌有提升、存量化解有措施、宅基地管理有实效。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熊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