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在公园门里、菜市场门口、夜市上,
有很多流动的小贩
摆摊销售老花镜,
不用验光,价格便宜,
有些还号称是天然水晶镜片,
能抗疲劳。
这样的老花镜真的能戴吗?
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老花镜让近处的世界重新变清晰
老花眼不是一种眼病,专业名词称为“老视”,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
我们人眼看近处需要经过调节聚焦,随着年龄增长,人眼内晶状体硬化失去弹性,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看近处时无法清晰聚焦,看东西就模糊了。
老花眼的程度会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加重,大多数人在40—50岁之间开始出现视近物困难。光学矫正是目前缓解老花所带来的困扰最为安全可靠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老花镜。
老花镜通过提供适当的正透镜(凸透镜)效果,使得光线在进入眼睛前先行聚焦,从而补偿了晶状体调节能力的下降,让近处的事物重新变得清晰可辨。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地摊老花镜可能存在隐患
在地摊上购买老花镜,最大的一个隐患是质量无法保证。
目前,市面销售的成品老花眼镜需符合相关国标,有些企业执行的是配装眼镜GB13511.1-2011单光和多焦点眼镜标准,有些企业执行的是GB13511.3-2019单光老视成镜标准。但很多地摊、夜市的老花镜可能没有这些保证,存在一些品质问题。
度数不匹配:地摊老花镜通常是固定度数,但每个人的老花程度不同,强行佩戴不匹配的度数会导致眼睛疲劳、头痛等。
劣质镜片:廉价镜片可能透光率差,视物模糊;镀膜不均匀,反光刺眼;含有杂质或划痕,长期佩戴对眼睛造成较大伤害。
瞳距偏差:地摊眼镜往往是“均码”,瞳距(两眼瞳孔距离)因人而异,瞳距偏差大的眼镜会迫使眼睛肌肉过度调节,导致头晕、恶心。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夜市地摊甚至网络销售的老花镜,即便满足了国家规定标准,但因为销售场所限制,无法提供验光服务,所以通常只能采用经验法帮购买者选择眼镜。但是中老年人的眼睛除老花外,还可能存在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睛的屈光系统会发生变化,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变化。
光凭经验配镜,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错误的度数可能在刚开始戴上时没什么体现,但戴久了,就会导致视疲劳、头晕恶心,甚至出现越戴眼越花的情况。因此,选购老花镜时,建议还是经过专业的科学验光检查及验配。
如何正确验配老花镜
验配老花镜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首先全面检查排除眼部疾病,再由专业的验光师检查,规范矫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可以与验光师详细沟通用眼需求(场景+距离,例如 :需要在一臂距离处看电脑等描述)以便验光师调整老花度数。确认老花度数后,最后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老花镜的种类。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常见的老花镜包括单光镜、双光镜以及渐进多焦镜,各有利弊。
单光镜,只能用于看近,看远时需要摘掉眼镜。适用于固定视线的场景,例如阅读等,不适用于走路和开车。它的优点是价格实惠,但如果有屈光不正的情况,看远还需要另外备一副眼镜,比较麻烦。
双光镜,是指上半镜片用于看远,下半镜片用于看近,它能解决看远(如走路、开车)和看近(如阅读、手机)需频繁更换眼镜的问题,但这种老花镜视物有跳跃现象,容易造成视觉误差,需要适应期。
渐进多焦镜,可以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视物需求,视物不会出现像跳,拥有连续清晰的视觉。这种老花镜的镜片有变形区,镜片周边影像模糊、不规则,初戴者可能会出现轻微头晕等不适,需1—3周适应期。它的验配难度大,价格也相对较高。
选择一副适合自己的老花镜,
让清晰的世界重新展现在眼前,
让老花镜成为生活中的贴心伙伴,
享受轻松、舒适的生活时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