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日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简称“广科院”)红色铸魂育人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团队应邀参与金湾区博物馆《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宣传片拍摄,通过沉浸式历史演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破圈出新”。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红色铸魂育人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团队应邀参与金湾区博物馆《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宣传片拍摄。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红色铸魂育人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团队应邀参与金湾区博物馆《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宣传片拍摄。
此次拍摄以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林伟民领导的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背景,广科院师生团队在主持人李嘉伟带领下深度参与剧本演绎。团队成员身着民国服饰,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生动再现罢工筹备、工人集会等历史场景。“当青年学生化身革命战友,在任务协作中触摸历史脉搏,这种可感知的移动课堂让红色基因‘活’了起来。”李嘉伟在拍摄现场表示,该模式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时空局限,构建起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场域。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红色铸魂育人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团队应邀参与金湾区博物馆《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宣传片拍摄。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红色铸魂育人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团队应邀参与金湾区博物馆《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宣传片拍摄。
据介绍,《回到1922》项目创新打造“党建+思政+社区”育人生态,形成“沉浸体验—情感共鸣—价值内化”的教育闭环。金湾区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此次馆校合作通过年轻化叙事重构红色记忆,既为本土红色资源注入时代活力,也为高校思政实践提供创新平台。扮演苏海员的学生黄骏杰感慨:“穿上衣服的瞬间,仿佛与百年前的青年革命者心意相通,这种震撼是课本无法给予的。”
作为广东省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案例,该剧本游项目以“角色扮演+任务解谜”为载体,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感悟海员大罢工的斗争历程。项目方透露,宣传片上线后将联动社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持续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半径,为新时代青年思政教育提供鲜活范本。
南方+记者 冉小平
通讯员 李嘉伟
相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