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禅城区教育局举办了第十四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开展“幼小衔接”圆桌论坛,并在石湾公园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展示活动。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下称《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我国学前教育全面迈入法治化轨道。活动上,结合《学前教育法》的要义,禅城区各小学和幼儿园资深校(园)长,围绕幼儿升上小学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家长答疑解惑。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学前教育项目亮点纷呈
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事关儿童健康成长和民族未来。一直以来,禅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坚持把发展好学前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为做好今年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禅城区教育局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要求,做到早谋划、早部署,邀请知名法律专家开展了《学前教育法》专题普法讲座,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与内在要求。全区各幼儿园积极响应,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拍摄了专题小视频。活动仪式上,3所幼儿园用短视频的方式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他们学习和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的经验和体会。
近年来,禅城区学前教育坚持项目驱动,持续进行改革创新,项目亮点纷呈,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2024年,禅城区明珠幼儿园教育集团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今年3月,禅城区又有4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被纳入广东省首批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培育项目;此外,禅城区“一镇三街”全覆盖建设了4个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并全部被纳入省级培育项目。
启动仪式上,禅城区教育局还向获得省级荣誉及项目被纳入省教育厅培育的幼儿园颁发了牌匾,鼓励幼儿园用心用情把项目培育好,力争为禅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禅城区教育局向幼儿园颁发牌匾。主办方供图
禅城区教育局向幼儿园颁发牌匾。主办方供图
在“幼小衔接”圆桌论坛上,禅城区小学和幼儿园资深校(园)长结合《学前教育法》的要义,围绕幼儿升上小学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探讨从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角度共同做好“幼小衔接”的科学方法。
《学前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
如何消除家长们对于孩子“幼升小”的焦虑,科学探讨“幼小衔接”的有效路径,禅城区资深的校(园)长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家长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将非遗文化科学融入幼儿园课程
当天上午,禅城区幼儿园课程改革集中展示活动在石湾公园内同步开展,设“自主游戏”“AI赋能”“幼小衔接”“童趣非遗”四大主题体验区,向社会全面展示禅城区推进科学保教实践取得的成效。
据悉,禅城区自2023年被省教育厅立项为首批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以来,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在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发挥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前教育,构建地方特色课程,带动全区幼儿园品牌特色发展。禅城区以项目为驱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全域推进“游戏与学习”实践研究,重点围绕“有效观察、自主游戏、深度学习、自我评估、家园共育、教研改革”实现七大项目研究内容全区覆盖,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该区《文化润德“童趣非遗”课程体系建设》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并纳入省教厅持续培育项目;市机关幼、佛大附属幼儿园和明珠幼儿园等全区共有33个优秀实践案例入选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前500案例,均在全省资源平台推广分享。
禅城区教育局局长刘佑荪表示,禅城将进一步提质扩容,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办和普惠学位,同时深化保教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持课程游戏化、生活化,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将非遗文化科学融入幼儿园课程。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