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十周年之际,浙商银行惠州分行组织金融知识宣传志愿者走进惠城非遗展示馆,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金融知识”体验场景。该行通过“非遗传承文化 存保护航幸福”主题活动,将千年非遗技艺与现代金融知识深度融合,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此次活动首先展示了惠城区非遗文化,讲解员借助古城复原沙盘、鹅城记忆老照片墙、仿真模型等,生动解读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领大家探索城市文化脉络。在互动体验环节,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钻进东江麒麟头套中,有模有样地学起麒麟舞步,体验跨越时空的非遗文化。
在特别设置的“非遗小课堂”,参与者通过编织技艺体验,感受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金融知识宣传志愿者将存款保险知识巧妙融入非遗手作过程,通过“编竹扇学存保”的互动模式,使存款保险核心要点随着竹编扇的编织深入人心。
在“古法今承口红DIY”环节,参与者体验了非遗古方与现代技术结合制作植物精油口红的过程。孩子们通过“存保知识问答闯关”,解锁天然精油配方,亲手制作精油口红作为母亲节礼物。
一直以来,浙商银行惠州分行坚持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管理,延续志愿服务公益基因。此次活动将存款保险宣传嵌入非遗传承场景,有效强化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金融知识的传递。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存款保险制度如同客家凉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守护百姓财富的“遮阳伞”。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非遗+金融”“文旅+存保”“文明实践+金融知识宣传志愿服务”等创新模式,以文化软实力筑牢金融安全网,为市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撰文:黄淑华 刘光明宝
图片:浙商银行惠州分行供图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