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日日洁净如新,
离不开环卫工人们的辛勤付出,
除了扫地外,
每次音乐一响起
就知道是洒水车到了,
洒水车喷洒绿化,
清洁街道……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水从何而来?
这些水是否卫生安全?
不小心溅到脸上、手上干净吗?
有时下雨天也会有洒水车出行,
是否多此一举?
跟着科普君一起来探寻真相吧!
洒水车作业用水是什么水
城市道路洒水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尘埃等,抑制道路扬尘,减轻大气污染。此外,遇上高温、炎热、干燥的天气,洒水作业还可以降低路面地表温度,增加空气湿润度,让环境更加舒适。很多人都好奇洒水车里加装的水是什么水?
其实,这些水的前身就是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别担心,它们可是经过一系列硬核的技术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才被重新利用起来的非饮用水。
这些经过深度处理的污水的新名字就是再生水,也叫中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节约优质水资源,降低城市供水压力,还能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再生水接触皮肤是否干净
洒水作业虽然好处多,但由于特殊天气作业时间长、油门水压不易掌控、行驶过程存在视线盲区等种种原因,偶发水花溅射到行人的情况,很多人担心这些水是否干净,皮肤接触到有没有影响?
我们都知道这些水是城市污水,但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但并不建议皮肤接触,如果不慎被喷洒到了,建议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再生水在环卫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早前,在笔架山公园有一条福田河,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去戏水,但实际这条河的水是中水(来自污水处理厂生态补水),就是水质净化厂净化过的水,有一定的排放标准,岸边也立有警示牌提醒。深圳政府在线曾发布过《公园里的“中水”是什么水》中写道:公园里的“中水”仅作为景观用水,请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更不能饮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适用于冲厕、车辆冲洗、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等杂用。还有可能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及游乐与环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泽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鱼类养殖等)等。
再生水经过了哪些处理
污水要经过三级处理才能变成清澈可用的水。一级处理的第一道“关卡”叫作格栅,它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体积大小不一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比如纤维、毛发、果皮、蔬菜、木片、布条、塑料制品等,防止水泵堵塞。接着,污水通过潜污泵抽送到达曝气沉砂池。在这里,细小的泥沙、泥渣等固体颗粒,就会依靠重力作用慢慢沉底而被去除。最后,污水流入初沉池,进一步降低了悬浮固体浓度,减少了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经过格栅、曝气沉砂池和初沉池这3道主要工序,大约能去除污水中20%的污染物。
此时,污水并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接着进行二级处理,大约能去除污水中80%—90%的污染物。那就是放置生物池,运用细菌、微生物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让水变得干净。这些微生物在食用过程中,不断繁殖,将污染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在预防污水流入江河湖海而产生富营养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
最后是三级处理,也就是深度处理环节,包括生物滤池、脱色消毒等。在这里,污染物被进一步去除,同时通过加氯、紫外、臭氧等手段,将顽固的有害病菌和病原体等杀灭,保证出水的安全性。
至此,污水正式转变为再生水。一部分可用于道路清洁、厕所冲洗、工业冷却、园林和农田灌溉等;而另一部分则流入城市水系,如深圳福田河。
雨天为什么也要进行洒水
许多市民或许不太理解这个行为,其实下雨天洒水是在“借雨发力”,这是环卫行业内被普遍认可的作业方式。
在雨天,洒水车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洒水”。雨后路面上的泥渍、油污等经过雨水浸泡后会变得松软,附着力下降,此时通过洒水作业清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借雨冲刷”的策略,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还能提高清洗效率,全面提高道路的洁净度。
改善城市环境,
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
洒水作业的用水体现了
绿色、和谐,
我们的生活中
也应从节水开始,
为构建美丽的城市
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知道哪些节水“锦囊”?
欢迎留言分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