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
潮起潮落间,一起来阳江北环村探寻大海的馈赠
当南海的潮水缓缓退去,阳东区东平镇北环村的滩涂便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退潮时分,礁石间的水洼折射出碎金般的光斑,用铲子挖开湿润的沙层,大大小小的蛤蜊正躲在下面悄悄地吐着水泡;小沙蟹们像一群顽皮的孩童在泥滩上横冲直撞,稍一靠近便“唰”地钻进密密麻麻的洞穴迷宫;而沙鳝正在沙层内悄然滑行,细密的孔洞暴露了它们的藏身之处,偶尔探出身子,又闪电般缩回,只留下一串细碎的水纹……
赶海,是解锁渔村魅力的独特密码。北环村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海域连接南海入海口,微生物丰富、堆积海沙多,丰富的海产资源让这里成为了阳东热门的“网红赶海地”。每逢周末或假期,来自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踩着湿润的滩涂,在沙滩与礁石间寻觅着大海的馈赠,“提着水桶赶潮头”正在成为探访北环村的最潮玩法。
“向导式”服务受欢迎
夕阳西下,北环村内一家民宿的负责人黄进忠正带着入住自家民宿的游客前往北环村赶海点。黄进忠介绍:“近两年,北环村的不少民宿都推出了免费‘向导式’赶海服务,不仅有民宿老板手把手教学,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赶海工具和海鲜加工等,保证游客在体验赶海新奇有趣的同时又能收获满满。”
赶海的奥秘尽在潮间带的方寸之间——即海滩上涨潮时淹没、落潮时裸露的区域。北环村拥有大片滩涂,水土肥沃。当潮水退向大海,北环村的潮间带便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海底藏宝图”,等待着游客前来寻觅大自然准备的“宝藏”。
在黄进忠的带领下,游客们提着水桶、拿着小铲,三三两两散落在浅滩上,埋头“寻宝”。“快看,这里有个大蛤蜊。”一位小男孩兴奋地喊道,他的小铲子正挖开一处沙窝,一枚半个手掌大的花蛤静静地躺在里面。黄进忠蹲在一旁指导:“要顺着气孔斜着挖,不然容易挖破壳。”
而胆子大一点的游客则跟着黄进忠走到了海水更深一点的地方,准备将黄进忠一早撒下的渔网收上来。尽管海水已经来到了大腿根部,但游客们还是十分兴奋。
“就是这里了。”黄进忠停下脚步,弯腰摸索着系在礁石上的尼龙绳,随着大家齐心的拉扯,一串渔网浮出水面,六七条“鬼婆鱼”正在网中翻腾,银鳞在阳光下画出闪亮的弧线。“今晚的加餐有了。”一名游客笑着说。
新奇体验吸引客流
赶海,重在一个“赶”字,把握赶海的时机非常重要。“每逢农历初一到初三、十五到十八的退潮期,海水退得远,露出的海滩面积较大,正是赶海的黄金时间。”游客谢先生介绍,“也可以先在手机上提前看好潮汐时刻表等。”正值周末又恰逢农历初三,他与几位朋友从佛山自驾前来体验赶海。
“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过来了,每次来都能收获不少东西,前两次是鱼和蟹,这一次希望能挖到点新东西。”谢先生笑着说。
村民黄伯已有二十多年的赶海经验,是这片滩涂的“活地图”,他正指导着谢先生一行人辨别沙鳝洞:“每到农历初一、十五,沙鳝洞暴露的概率就会增加。一般我们要避开有很多碎石的地方,选择泥质比较细腻的滩涂,洞口边缘如果有比较新的泥浆,就是沙鳝活动的通道。”
“看这里!”黄伯突然蹲下身,用食指探入一个洞中:“能感觉到气流,说明是活口。”黄伯立马将铁锹斜插入沙层,当锹尖第三次深入泥层时,一条灰褐色的沙鳝突然扭动着蹿出,被黄伯一把抓住,引得众人惊呼。
接下来的实践环节却让游客们吃了苦头,谢先生一行人连挖了十几个洞都没有收获。眼看着谢先生一行人有些失望,黄伯解释道:“现在滩涂上的人太多,不太容易抓,沙鳝晚上最活跃,明天凌晨来,带你们看它们觅食的场景。”
赶海的乐趣远不止于收获。潮水退去后,孩子们兴奋地在滩涂上奔跑;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等待晚霞将海面染红的画面;而疲惫的旅人则索性坐在礁石上,看着夕阳将挖蛤蜊的一个个身影拉成长长的剪影……
赶海带火民宿经济
赶完海,来到北环村喝上一杯饮品,或是在村内的民宿住上一晚,都是不错的选择。近年来,赶海带来的巨大客流量推动了东平民宿产业蓬勃发展,每逢节假日,一批由自家庭院改造的特色民宿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北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志慧介绍:“目前全村共有11间民宿正在运营,还有7间在建。近年来,北环村通过整合‘庭院经济+赶海+民宿’的模式,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民宿产业,目前客流量正在慢慢增加,预计暑假会迎来高峰期。”
去年12月,北环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投资近500万元,对村道、乡村公共配套设施、房屋、围墙、绿化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旧渔村年轻化除了环境的提升,穿插在村里的网红打卡点也为其增添了不少亮点:走进北环村,无论是粉色小海豚雕像、“白云梯”,还是用贝壳做成的“贝忘录”墙、风车写生画坊,都充满着滨海风情,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海平面,潮间带的馈赠便化作渔火点点,在沙滩与海浪的私语中,续写着人与大海最古老的约定。北环村潮汐依旧,而这份蓝色浪漫,永远等着下一位赶海人前来轻轻拆封。
策划:黄林
文字/剪辑:南方+记者 雷怡婷
通讯员 梁晋嶂
图片/拍摄:巫雅柠 雷怡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