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莫家蝶:“蝶变”归来,选择新赛道

作者 卢舒曼;卢逸轩;徐子茗;刘亮 2025-11-21 18:31
00:47

视频|莫家蝶的全运夺金之旅

11月20日晚上,十五运会田径项目迎来收官之战。在女子4×400米接力决赛上,广东队再度向金牌发起冲击,最终队伍以3分33秒25的赛季最好成绩,把冠军收入囊中。

当胜利的呼声响彻赛场,人群中央最闪耀的星星,依然是那个让人心安的莫家蝶。在稍逊于对手的交棒后,莫家蝶犹如红色闪电划破赛道,全力加速,最后50米如入无人之境,在全场的呐喊中率先冲线!

这是一面极具分量的接力金牌,不仅让广东队奠定该项目的“王者地位”,还让莫家蝶的十五运会之旅完美收官。

6天6枪,3金1银——她是当之无愧的“劳模”,更是广东田径的“定海神针”:400米栏中,她以断层式优势轻松卫冕;400米个人项目,她拼至毫厘之差无悔摘银;接力赛里,她更是团队的支柱,是那个在关键时刻“顶上来”的人。

对于十五运会的表现,她用“肯定”而不是“完美”来形容自己。“不算完美,第一枪(混合4×400米接力决赛)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有给到大家信心,所以我觉得稍微有点遗憾。”

对细节的极致要求,不允许丝毫遗憾,是她内心恪守的坚定信念。如今荣誉满身,她却选择沉淀:“我可能会停下来,尝试新的项目,就像当初选择跨栏一样。”

莫家蝶在夺冠后向观众招手。 南方+ 石磊 拍摄

莫家蝶在夺冠后向观众招手。  南方+ 石磊 拍摄

三次全运,“粤”战“粤”勇

起跑、提速、过人、越弯、冲刺——莫家蝶的每一次出场,总能点燃观众的激情。

然而在11月15日晚,广东田径冲击首金的混合4×400米接力决赛中,莫家蝶就经历了一场硬仗。她执最后一棒,原本预计轻松完赛,却在接棒时发现队伍落后。

“我听到全场观众的呼声,我想,这点累算什么,顶过去!”她接棒即冲刺,前半程发力并非她的习惯,最后100米已显吃力。最终,她以领先半个身位的微弱优势撞线,帮助广东队拿下田径首金。

“这就是成熟运动员的临场应变。”熟悉她的田径爱好者杨凯分析道,“这是全运会第一场比赛,预想的轻松局面没有出现,她就必须全力去冲——这就是‘定海神针’该担起的责任。”于是,大家都看到,冲过终点后的莫家蝶,因为力竭而倒地,被队友孔莹蓥背回休息区。

莫家蝶起跑。 南方+ 吴明 拍摄

莫家蝶起跑。   南方+ 吴明 拍摄

接下来的赛程中,她连续出战400米栏预赛、400米预赛与400米栏决赛,几乎一日两枪,仍轻松晋级并卫冕栏王。媒体称她为“劳模”,她笑称:“我已经是队里的大姐姐,我有责任拿下这一棒,因为广东队从来不会放弃。”

从十三运会初出茅庐的“颗粒无收”,到十四运会的夺冠奠定“全国霸主”,再到本届全运会卫冕并兼项夺银,莫家蝶的第三次全运之旅,是一次心态与实力的双重“蝶变”。

“以前我会想得很多,现在更多的是心态的平稳从容。我只想着把过程做好,把自己做好。相信全力以赴,就能不留遗憾。”莫家蝶说。

莫家蝶庆祝。 南方+ 吴明 拍摄

莫家蝶庆祝。  南方+ 吴明 拍摄

肇庆土壤,培养坚韧女孩

莫家蝶的坚韧,与她成长的土壤密不可分。她来自肇庆怀集县岗坪镇睦渊村,那是一个同样走出“百米女飞人”梁小静的地方。

父亲莫远根回忆:“她从小就喜欢跑跑跳跳,经常追着村里的狗跑,性格最像男孩。”母亲梁凤柳曾是篮球运动员,家中常播放体育节目。在体育老师孔华友眼中,她“速度、毅力以及性格,很适合练长跑”。尽管起初家人不愿她放弃学业,但莫家蝶一句“我真的很想练田径”,打动了父亲。

2013年进入肇庆市体校后,教练杨金花发现了这个瘦小女孩身上的潜力。“她的体能、爆发力都很好,比赛中透着一股狠劲。”起初练习800米和1500米的莫家蝶,却在休息时总爱到跨栏场玩耍。一次偶然尝试,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左右脚都能跨栏”。“第一次就从左脚开始,嗖一下就过去了!”

得到教练认可后,莫家蝶找到“一生热爱”,点燃“死磕”精神。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只是底线,她常常自发加练,透露着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狠劲。

比赛结束后,莫家蝶(右)搀扶累到躺下的队友孔莹蓥(左)。 南方+ 张迪 拍摄

比赛结束后,莫家蝶(右)搀扶累到躺下的队友孔莹蓥(左)。  南方+ 张迪 拍摄

家人和朋友都称,“莫莫”(莫家蝶的昵称)从来不会喊辛苦。“即使身上有伤痛,能坚持就会坚持。她默默承受很多挫折,但面对大家时就是像充电宝一样的女孩,每天充满能量。”杨凯说。

因此,大家能看到的是,她经历了全少赛、全锦赛、亚少赛、全运会,两次达标亚运会,两次达标世锦赛,三次进入亚锦赛名单并拿到一次冠军,登上巴黎奥运会半决赛,成为继黄潇潇之后中国历史第二人,当之无愧的“亚洲女栏王”。

很多人看到她的赛场辉煌,只有父母牵挂她的身体。在十五运会首场赛事后,父亲看到的是她累得需要人搀扶。在目睹夺得400米栏金牌后,母亲流下了热泪——那泪水中有喜悦、有心疼,更有满满的骄傲。

在卫冕400米栏冠军之后,接通父亲电话时,一向乐观的莫家蝶少有地红了眼眶,“当时我已经是第四枪,已经比较累,看到爸爸妈妈那一刻,就有点控制不住……”

王者归来之后,家人是她的软肋,也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莫家蝶把金牌赠予母亲。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莫家蝶把金牌赠予母亲。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心态归零,转向新尝试

尽管身兼四项、连续作战,莫家蝶在十五运会中始终保持着难得的从容。这种心态,源于近年来在国际赛场的历练,她逐渐学会“把目标扔掉”,专注过程本身。

在400米个人单项里,莫家蝶以0.12秒的劣势不敌四川选手刘英兰。在这场赛事中,仅有刘英兰和莫家蝶跑进了52秒。莫家蝶坦言,湿冷的天气对状态发挥确实有影响,但“我们还能跑出51秒多的成绩,已经表现很好了,我觉得自己很棒!”

对更擅长跨栏项目的莫家蝶而言,她直言“400米比400米栏难太多了”。而在三届全运会里,她只跑过这一次400米个人项目,认为已经“圆梦”。

“接下来,我会短暂暂停400米单项的赛事,专注于另一个方向的尝试。”在田径项目收官之夜,临行前莫家蝶给记者透露了新计划:“我在400米栏项目已经十几年了,如果想继续突破,我稍微要停下来去换一个思路、换一个方式,刚好我是个喜欢挑战、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明年,她将会尝试专攻短栏项目,更进一步可能会尝试跳远,以助力400米栏项目的提升。

00:34

视频|莫家蝶透露新目标:“明年将尝试短跨项目”

这个决定并非偶然得出。2024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2站),莫家蝶首尝60米栏并一战夺冠。8秒15也被认为是当年中国现役女子跨栏选手第四好的成绩。这次的成功,让她在短栏项目上的潜力得到认证。

全运之后,归零重启,恰恰是莫家蝶对荣誉的淡然,也是对未来的清醒。在25岁的当下,这条“蝶变”之路,依然未完待续。

撰文:卢舒曼 徐子茗 刘亮 卢逸轩

视频:卢逸轩 卢舒曼

统筹:吴帆

策划:赵进

编辑 刘宇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